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口服一种醛糖还原酶抑制剂(Aldose reductaseinhibitors,ARIs)国产依帕司他胶囊——唐林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和单纯视网膜光凝治疗重度非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的临床效果,弥补单纯激光光凝治疗重度NPDR的不足,为寻找更好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治疗方法提供依据。 方法:临床采集并发重度NPDR的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和血糖控制情况将患者随机分组。各组患者均进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实验组血糖控制良好且给予ARIs口服,唐林对照组血糖控制良好但未服用ARIs,血糖对照组血糖控制不良但口服ARIs,完全对照组血糖控制不良且未服用ARIs。若患者双眼均患有重度NPDR,则以患者右眼为观察对象;若患者仅左眼患重度NPDR,则以患者左眼为观察对象。观察治疗前后四组各项观察指标,并通过相关统计分析方法处理资料,进行效果评价。 结果:本实验共收集符合实验要求的研究对象共160人,每组患者样本含量均为40例。在实验过程中根据实验剔除标准,剔除实验组接受治疗者2例,唐林对照组接受治疗者3例,血糖对照组接受治疗者2例,完全对照组接受治疗者4例,最终有149例按计划完成了整个实验,完成率93.1%。实验组38例,其中右眼31例,左眼7例;唐林对照组37例,其中右眼29例,左眼8例;血糖对照组38例,其中右眼30例,左眼8例;完全对照组36,其中右眼31例,左眼5例。实验的第4w、12w末监测所有观察者的血糖控制与ARIs(唐林50 mg,tid,餐前口服)两种因素对经激光光凝治疗的重度NPDR患者各项检查指标,结果显示:①是否口服ARIs与是否控制血糖两种处理方式对经激光光凝治疗的重度NPDR各评价指标测量值无交互作用(P>0.05);②口服ARIs和血糖控制良好对患者视力改善的主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③血糖控制和口服唐林对患者视网膜振荡电位(Oscillatory potentials of electroretinogram,ERG-Ops)的主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④口服唐林对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Central retinal artery,CRA)的彩色超声多普勒血流成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RFI)收缩峰值血流(Peaksystolic velocity,PSV)、舒张末期血流(End diastolic velocity,EDV)、阻力指数(Resistive index,RI)的主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糖控制联合口服唐林对经激光光凝治疗的重度NPDR患者治疗效果的整体疗效比较:在治疗第4w、12w末时,实验组的有效率高于唐林对照组、血糖对照组和完全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服用ARIs对经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的重度NPDR的视力、FFA、ERG-Ops、CRA血流力学指标有明显改善。服用ARIs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可有效改善重度NPDR的预后,预防或延缓DR进一步的发生和发展;ARIs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可能成为治疗重度NPDR的一种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