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七十年代,欧洲和美洲国家发起了“新公共管理”运动,国家治理概念在这次的运动中应运而生。国家治理的目的是为了使得社会秩序稳定和谐发展,协调缓和社会矛盾资源分配的一系列公共问题。国家审计是以国家机关为主体来进行的审计活动,具有绝对的权威、专业的保证以及机构的独立等特征,这决定了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特殊地位。国家审计的出现源自于国家治理的根本要求,是组成国家治理的不可缺少的部分,在国家治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2011年7月,刘家义审计长指出国家审计的根源是国家通过法律法规所赋予的权利和责任来监督指导政府工作的一种职能,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2013年6月,国家审计推动完善国家治理路径研讨会召开,会议讨论了当前我国国家治理的重点难点、国家审计推动完善国家治理的路径等问题。文章首先详细分析了国家治理和国家审计的理论基础,包括理论的发展过程、学术界众说纷纭的观点、国家审计和国家治理关系方面的理论研究,为下文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接着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资源环境建设五个层面对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职能定位作出了分析,从监督、评价以及鉴证三个方面提出了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机制,重点分析了国家审计作为特殊的审计,在这三个方面对国家治理的作用。然后重点阐述了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为实现以上作用机制需要采取的实现路径,着重从加强国家审计法制体系建设、促进国家审计体制的改革、探索经济责任审计和绩效审计相结合、建立国家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推进对国家设计结果的整改、提升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水平六个方面说明怎样使得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充分发挥作用。最后通过资源环境审计案例,具体分析资源环境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现存问题以及解决措施,借此案例分析了资源环境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机制和实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