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推进,对中小学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一线学校也相应发生了诸多改变,学校场域内的领导力发生了新的变化。小学班主任作为小学教育实施的核心力量,站在教育的最前线,承担着引领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责任。小学班主任所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处在人生发展奠基阶段的小学生。小学班主任如何发挥作为班级发展领导者的领导力,促进班集体和班级学生更好发展是当前值得研究的问题。学术界早已开始了关于小学校长、教师领导力以及社会学其他领域协同领导力的相关研究,但小学班主任协同领导力的研究,作为教师领导力以及学校领域内协同领导力的进一步拓展延伸的研究目前尚未得到重视。首先,本研究从时代性、必然性以及必要性三个角度阐述了小学班主任协同领导力发展的背景,参考安德鲁·科曼对学校场域内的协同领导力的构成要素的相关研究,对我国小学班主任协同领导力的构成要素进行分析,即诚信领导力、关系领导力、分布领导力和环境领导力。其次,根据对小学班主任构成要素的认识,本研究选取三位具有代表性的小学班主任,运用调查研究和叙事研究等方法,了解三位小学班主任的协同领导力行为以及对协同领导力的认识等变化,深入分析其协同领导力发展的动态过程。再次,基于对三位小学班主任协同领导力发展的动态过程的分析,对小学班主任协同领导力发展进行阶段性的划分,主要为:准备期、成长期、形成期和成熟期四个阶段,总结出各个阶段所呈现出来的特点,并且通过前文对小学班主任协同领导力发展动态过程的呈现,提炼出小学班主任协同力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内部影响因素有:班主任的学习力、教学力、感悟力和情感力;外部影响因素有:规章制度、学习机会以及心理环境。最后,基于对小学班主任协同领导力的基本构成、发展阶段和影响因素分析,结合访谈过程中三位小学班主任所协同领导力的发展经验,探索出小学班主任协同领导力提升策略,一是理念提升:提高小学班主任协同领导力的认识水平,具体方式为坚持在理性的教育情怀和教育理想之上追求协同领导力的发展、对协同领导力实践的不断反思与发展中成长、掌握班主任协同领导力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二是角色的嬗变,建构小学班主任协同领导主体之间的和谐关系;三是通过提高学科教学能力、加强信息沟通与共享来实现协同领导能力的强化;四是环境的支持,主要包括建立资源共享平台、优化班主任工作评价以及增加班主任对协同领导的学习机会三个方面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