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中越“两廊一圈”的建设、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泛北部湾经济区的构想等优越的平台,为广西发展入境旅游提供了有利的条件。2006年,广西明确提出建设旅游强省的目标。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的推动下,广西的入境旅游业正面临着强有力的机遇与挑战。在这个背景下,本文从广西入境旅游的角度选取题目,研究关于空间结构的模式问题,力求为广西的入境旅游业提供参考。 根据国内外研究旅游空间结构的理论和方法,以区位论、经济地理学理论和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为理论基础,以分析影响旅游目的地布局的因素(旅游资源、入境旅游交通系统、入境旅游客源市场、入境旅游区位条件、社会经济)为手段,研究广西入境旅游目的地在空间上的布局结构以及旅游目的地内部基本要素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进而分析其结构的优劣并且划分各旅游目的地等级,最后提出优化布局建议。研究表明,广西发展入境旅游的旅游资源很丰富,在空间上呈现凝聚分布的态势;入境旅游目的地发展处于进化阶段的“分散形态”;桂林以及北部湾地区是广西入境旅游的增长极,发挥了强有力的辐射带动作用。由于交通系统较落后、连接度和通达度较差,入境旅游客源市场开拓较慢,旅游资源内部整合不力等原因,广西入境旅游的发展较全国要慢。因此,必须优化入境旅游目的地布局结构,调整旅游战略,加大入境旅游宣传,开拓更多更广的入境旅游市场。 本文运用最邻近指数 R、α指数、β指数、γ指数、偏离-份额分析(SSM)等方法定量分析影响广西入境旅游目的地系统空间结构的要素,根据分析结果将广西地级市划分为三个等级的中心地,在此基础上总结广西入境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的一般模式。这部分内容是前人很少研究的,是本文的一个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