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0后”是指我国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一代人。这代人出生在中国开始向现代社会转型的80年代,成长在中国全面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90年代,成熟在中国加入WTO后的21世纪,特殊的成长环境与社会背景给“80后”打上了鲜明的时代印记与文化标志。他们也因此备受公众和媒介瞩目。“80后”走过的近三十年旅程与媒介、与主流话语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通过设置基本类目、人口结构类目、形象量表三种研究类目,分析1998-2008年《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和《扬子晚报》中“80后”相关报道,探讨国内媒介如何呈现“80后”形象、呈现出怎样的“80后”媒介形象以及该媒介形象的呈现是否因时间、报别等因素的变化而有所差异。本文根据“80后”成长背景的变化及其媒介形象的差异,将这一群体的成长历程划分为“空前幸福的一代”、“争议的一代”和“逐渐成为社会中坚力量”三个时期,并以历时性视角审视“80后”媒介形象的变迁。本文还选取独生子女、青春写手、“鸟巢一代”等典型案例作个案研究,力求以点面结合的方式呈现“80后”媒介形象全貌。
同时,本文结合“80后”所处的时代背景与社会环境,分析“80后”媒介形象的成因。作者认为,“80后”媒介形象的形成,是经济背景、政治环境、文化结构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文章的最后部分,作者以“80后”媒介形象为切入点,审视了媒介生产与社会真实、媒介生产与话语权、媒介生产与青年发展的关系,并就媒介在形塑“80后”时存在的“刻板印象”、“符号精英”、二元对立的观看方式等问题,提出了“坚持客观、公正、全面、平衡的原则”、“坚持‘80后’主体性表达,实现消息来源多元化”、“树立科学的青年观”等合理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