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区位选择是产业集群形成、集聚和扩散的重要过程性因素,而新创企业区位选择作为研究区域产业空间格局变动的重要议题,不仅反映了产业区位格局的最新变化,也是提升地区经济实力的重要推动力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积极与全球市场接轨,影响新创企业区位选择的因素逐渐从以计划经济时代的国家行政指令为主转变为市场经济时代的以全球环境、区域市场、地方竞争等多种因素的交互影响。电子信息制造业作为中国国民经济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对促进社会就业、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和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然而以往研究大多关注于电子信息制造业时空格局演变与空间布局因素的分析,相对忽视了对电子信息制造业新创企业的区位选择因素研究。基于此,研究以全球化、市场化和分权化的经济转型过程为背景,建构“全球环境-区域市场-地方竞争”三位一体的综合分析框架,从微观企业角度探讨电子信息制造业新创企业时空演变和区位选择机制。不仅有助于从微观视角理解中国正在进行的经济转型和空间重构,而且对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空间结构布局调整优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研究发现:(1)电子信息制造业新创企业具有典型的时空差异特征。长三角地区与珠三角地区始终是新创企业区位选择的热点区域,而京津冀地区新创企业集聚水平则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成渝地区则逐渐成为新创企业区位选择的热点地区,总体形成了以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与成渝为核心的“菱形”热点区域。(2)从新创企业区位选择因素的时间特征来看,各影响因素在不同时间阶段具有明显差异性。外商直接投资因素影响作用逐渐减弱;出口比重因素受制于国际市场环境,在时间阶段上影响作用变化较大;劳动力成本从正效应演变为负效应,逐渐成为新创企业区位选择的核心因素,驱使新创企业进行“逐底竞争”;城市化经济对电子信息新创企业区位选择影响正逐渐减弱,地方化经济影响逐渐增强;政府政策因素吸引新创企业成立的作用逐渐增强,而国有企业比重阻碍新创企业成立的作用逐渐减弱。(3)从新创企业区位选择因素的空间特征来看,各影响因素在不同区域具有典型异质性。出口比重在东部地区影响显著,而在中西部地区不显著;劳动力成本在东部地区抑制新创企业成立,而在中西部地区促使新创企业成立;东部地区为避免相同企业的过度竞争造成集聚不经济,因此追求不同企业集聚带来集聚效应,城市化经济影响显著,而中西部地区新创企业倾向于同类型企业集聚区,地方化经济影响显著。外商直接投资与政府政策显著促进各区域新创企业成立;国有企业比重则阻碍着各区域新创企业成立。(4)从新创企业区位选择因素的时空交互特征来看,不同区域在不同时间阶段内影响新创企业区位选择因素具有明显差异性。东部地区由于经济水平较高,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迅速,在不同时间阶段新创企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从以外商直接投资、城市化经济、国有企业比重为主转变为外商直接投资、地方化经济、政府政策与劳动力成本因素为主。中部地区电子信息制造业新创企业区位选择主要影响因素为外商直接投资与政府政策。西部地区电子信息制造业新创企业区位选择主要影响因素为外商直接投资、劳动力成本与地方化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