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快速提高,巨型悬挑结构由于在结构体型上具有特殊优势,下部结构具有多样性的操作空间,可以实现多功能的区域设计,且更具美观性,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建筑工艺及建筑材料的不断革新,使其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巨型悬挑结构体系受力复杂,施工工况多,在施工期间结构刚度,加载方式不断变化,结构构件会发生内力重分布;且悬挑端部竖向刚度较弱,这对抗震不利;并且如果结构的自振频率与人的步行频率接近,易产生共振,引发人体不适反应;故对巨型悬挑结构关键部位进行静力监测,掌握其施工过程中变形及应力变化状态;并通过动力特性测试,获取其模态参数,为之后结构服役期抗震评定积累参数,和评价其悬挑端部人体舒适度就成为重点关注问题。综上,对于巨型悬挑结构进行施工过程的安全监测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以某典型巨型悬挑结构施工过程的安全监测项目为例,首先在第1章介绍了巨型悬挑结构安全监测的意义,探讨了安全监测的分类,以及静力监测与动力特性测试的常用方法,为后面研究提供依据。紧接着本文在第2章介绍了该项目的工程概况,并对该结构正负零巨型圈梁变形监测的方法,过程以及监测结果作了论述,还对选取的外立面巨型钢桁架关键杆件应力应变监测的过程与数据分析结果做了大量研究。然后在第3章针对外立面巨型钢桁架进行了动力特性测试,依据模态参数识别方法,获取了整体结构的动力特性,利用MIDAS-Gen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该巨型悬挑结构做了模态分析,将实测值与模拟值作对比。在第4章选取了跨度最大的悬挑端部典型房间进行了舒适度分析,并将结果与相关规范作对比。施工过程静力监测结果表明:整体建筑沉降量不大;关键部位受力良好。动力监测结果表明:动力测试实测值与模拟值吻合较好;悬挑端部舒适度处于安全范围之内。整体安全监测结果表明:施工过程良好,工程符合设计预期。本文旨在为同类型结构的安全监测提供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