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是利用多中心、大样本筛查研究的方法,对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进行分析,掌握VCIND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并进一步分析了相关因素及伴随疾病等因素与不同证型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关系,为VCIND的防治工作提供数据,早期干预VCIND,为血管性痴呆的中医药早期防治提供辨证依据。方法:采用多中心、大样本的证候筛查的研究方法,应用MMSE、MoCA、 HAMD.CDR、HIS、ADL等神经心理量表,按照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对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六家研究中心2013年10月—2014年12月的门诊及住院的中风后轻度认知功能损害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进行评定,筛查出1857例有效VCIND病例进行7种证型量表测评,结合患者一般情况、病史及辅助检查,通过统计学分析,探索VCIND患者的证候分布规律,并分析相关因素与不同证型VCIND的关系,比较不同证型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特点。结果:(1)在我们研究的VCIND的7种中医证候分型中,在单一证型中脾肾亏虚(51.86%)、痰浊蒙窍(45.61%)、气血不足(29.51%)、热毒内盛(27.73%)所占比例占前四位,其中脾肾亏虚在VCIND7种单一证型中所占比例最高;此外复合证型所占比例较单独证型更为多见,在双复合证型中,热毒内盛+脾肾亏虚占13.19%,脾肾亏虚+瘀阻脑络占12.01%,脾肾亏虚+痰浊蒙窍占26.93%,脾肾亏虚+阴虚阳亢占13.35%。其中脾肾亏虚和痰浊蒙窍复合证型所占比例最高。(2)不同相关危险因素对不同证型VCIND发病的影响有所差别,此次调查研究中性别、年龄、文化程度、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对VCIND各证型发生率无显著差异。颈彩中有无斑块形成对七种不同证型的VCIND发生率影响有差异,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的患者更容易向脾肾亏虚证、痰浊蒙窍证的方向发展。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VCIND患者单一证型以脾肾亏虚证型所占比例最高,复合证型以脾肾亏虚、痰浊蒙窍复合证型所占比例最高,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的患者更容易向脾肾亏虚证、痰浊蒙窍证的方向发展,印证了任继学教授的“髓虚毒损”为脑病的病机关键的理论的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