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浓度血管紧张素Ⅱ对小鼠主动脉夹层发生率及死亡率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_walla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主动脉夹层是一种急性致死性疾病。血管紧张素Ⅱ干预后可导致小鼠主动脉夹层的发生。目前,尚不明确不同剂量的血管紧张素Ⅱ干预对小鼠主动脉夹层发生的影响。本研究通过给予不同剂量的血管紧张素Ⅱ干预小鼠以明确其对主动脉夹层的发生率及死亡率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实验方法:33只6周龄雄性ApoE-/-小鼠随机分配至4组:对照组(6只)、血管紧张素Ⅱ干预剂量为1000 ng/kg/min组(9只)、1500 ng/kg/min组(9只)及2000 ng/kg/min组(9只)。首先,各组小鼠在饮水中加入剂量为0.1%的β-氨基丙腈富马酸酯溶液,持续21天。然后,将装有不同剂量血管紧张素Ⅱ的渗透性微量泵分别埋入相应干预组小鼠颈背部皮下,对照组给予皮下植入含有生理盐水的微量泵处理。随后,微量泵持续留置28天。在第29天,麻醉小鼠并收集主动脉组织。所有死于血管紧张素Ⅱ干预28天前的小鼠立刻解剖,分离出主动脉组织。实验结果:血管紧张素Ⅱ干预后,小鼠收缩压及舒张压开始升高,且随着干预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但是不同血管紧张素Ⅱ干预剂量组间没有显著差异。心率在血管紧张素Ⅱ干预后增快。血管紧张素Ⅱ干预后,体重没有显著改变。干预期间,对照组没有出现主动脉夹层。主动脉夹层发生率在血管紧张素Ⅱ干预组分别为22%、55%及55%(P=0.322)。1000 ng/kg/min组小鼠未出现死亡,1500组及2000组小鼠死亡率分别为33%及44%(P=0.351)。生存曲线分析,1000ng/kg/min组与1500 ng/kg/min组及1000 ng/kg/min组与2000 ng/kg/min组有显著差异(P=0.037,P=0.014),而1500 ng/kg/min组与2000 ng/kg/min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442)。1500 ng/kg/min组死亡事件主要出现于第二周,2000ng/kg/min组小鼠死亡事件于第一周即开始。经解剖,死亡小鼠均可见主动脉夹层破裂导致的胸腔和(或)腹腔积血。组织切片HE染色可见血管假腔形成,EVG染色可见主动脉夹层小鼠血管组织中膜断裂。Masson染色可见假腔内出现不同程度的胶原蛋白沉积。免疫组织化学实验显示夹层破裂小鼠主动脉外膜Mac-2阳性巨噬细胞及MMP9显著染色。免疫组织荧光实验提示MMP9与巨噬细胞共定位。体外细胞实验结果表明IL-6干预巨噬细胞促进MMP9表达及分泌。结论:在血管紧张素Ⅱ干预计量为1000-2000 ng/kg/min范围内,不同剂量血管紧张素Ⅱ干预对主动脉夹层发生率及死亡率可产生影响,但是没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因主动脉夹层破裂导致的死亡事件在高剂量血管紧张素Ⅱ干预组开始干预后第1-2周开始出现,高剂量血管紧张素Ⅱ干预,小鼠早期发生主动脉夹层破裂死亡的风险增加。主动脉夹层破裂可能与IL-6介导的血管外膜巨噬细胞产生的MMP9表达增加相关。
其他文献
CO2既是主要的温室气体,同时也是储量丰富、廉价易得的碳资源。将CO2转化为能源化学品是一种解决能源短缺与环境问题的可持续发展路线之一。CO2催化加氢制取甲烷是一种有前景的CO2转化利用技术,其关键是制备经济高效的催化剂。以镍为活性金属的催化剂得到广泛研究,但存在着高温下容易烧结团聚、反应机理尚不明确等问题。据此,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SSZ-13分子筛具有良好的孔道结构及优异的水热稳定性
光学各向异性是制造偏振器、波片和相位匹配等元件的基础,研究其对偏振敏感的光探测和光发射器件也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因其简单的合成过程和优异的光学性能而引起人们广大的关注。其中三维和二维钙钛矿被广泛研究,而一维钙钛矿却鲜有报道。一维钙钛矿同时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能和大的各向异性,为了设计和优化基于一维钙钛矿的偏振光电器件,本文主要研究了一维钙钛矿的光学各向异性,主要内容如下:首先,本
目的本研究主要探索肝窦内皮细胞(Liver sinusoidal endothelial cells,LSECs)在生理状态下和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PRRs)信号通路活化的状态下对肝内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s,NK cells)的免疫调控作用,明确LSECs对NK细胞表型和功能的影响及其具体作用机制。方法1、常规方
我国现处于迅猛发展阶段,武汉市作为GDP全国排名前10的城市,城市化进展迅速。一方面这一态势正在剧烈地改变着城市下垫面的属性和城市形态特征,从而影响区域的陆气过程,这些都是导致城市热岛、城市高温化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城市作为人类的集中聚集地,高强度、高密度的人类活动会带来区域不同类型人为热量的大量释放,加剧城市微气候的变化,这同样会使得城市高温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城市热岛效应问题日益严重。总结估算
数据流量的爆炸式增长对先进光纤通信网络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光纤通信网络中的光学波导器件进行高精度地传感测试变得尤为重要,基于白光干涉技术的光纤传感系统有着微米级别的空间分辨率,进行传感测量时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通信系统的安全性也不容忽视,基于白光干涉技术的光纤通信系统不仅提高了通信的安全性,更是实现了数据传输的隐匿性。为了满足光纤通信系统中高精度传感与数据传输安全性的需求,本文对基于白
细菌在次级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天然产物具有丰富的化学结构和生物活性,包含着抗生素、抗癌药物和抗病毒药物等多种类型的小分子候选药物,是开展新型药物研发的重要资源。在细菌基因组中,编码各种天然产物合成的基因以生物合成基因簇(Biosynthetic Gene Cluster,BGC)的形式存在,为从序列到表型的天然产物发掘奠定了理论基础。近年来,测序技术的进步导致细菌基因组数据飞速扩增,推动了BGC预测工
随着集成电路、平板显示、太阳能电池等产业的发展,加工精度不断提升,器件的特征尺寸减小至纳米量级。纳米器件的三维形貌结构尺寸、薄膜厚度、材料的物理光学性质等对器件的性能有着极大影响,因此对这些参数进行准确、快速、无损的检测对提升器件性能具有重大意义。现有较高精度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测量方式测量效率极低,操作繁琐,且具有破坏性,难以满足纳米结构的测量需求;传统时间调制型椭偏仪能够完成无损精确的检测任务,
农业挥发氨是氮循环中N元素流失的主要途径,此过程不仅是大气雾霾形成的主要推手,也导致了大量的能源浪费。同时,由于传统的Harbor-Bosch法生产氮肥已经达到了理论极限值,消耗大量能源的同时对环境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等离子体固氮技术是一种解决现有能源及环境问题的绿色氮肥制备技术,但是目前也由于能耗问题其实际应用受到了阻碍。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使用放电等离子体分解工业废气氨。本研究创新性地提出了使
随着电子元器件的尺寸趋于小型化,电子元器件中集成电路的密度越来越大,这给电子封装的可靠性带来了挑战。为了更好地理解高温下封装材料的特性,需要一种更有效的原位翘曲检测方法。本论文在现有的三维数字图像相关法(3-Dimension 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3-D DIC)测量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研究了一种基于红外-数字图像相关的位移-温度耦合测量技术,设计搭建了测量硬件
反复妊娠失败(Recurrent pregnancy loss,RPL)在育龄期女性中发生率约为5%,每年影响我国超过130万女性。目前临床上有超过50%的RPL无法确定明确病因,这对于处于育龄期、渴望拥有健康后代的女性患者来说会产生极大的心理负担。正常妊娠的建立和维持,要求母体子宫内局部环境维持稳态,而母体蜕膜功能障碍可能造成RPL。值得注意的是,在RPL发生时,母体的蜕膜组织在分子水平上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