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马铃薯黑痣病是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引起的一种土传真菌病害,对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很大程度制约了我国马铃薯产业的发展。随着绿色农业发展,生物防治日益受重视,对土传病害有较好的防控效果。本研究旨在筛选出对马铃薯黑痣病菌抑制效果好的木霉菌株,通过盆栽及田间试验,探索木霉菌对马铃薯黑痣病的生防效果及机制,为木霉菌剂的研发和马铃薯黑痣病的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基金项目】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YJSCX2018-Y15)《木霉菌对马铃薯黑痣病的生防机制研究》;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重点科研计划项目(HKKY190207);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铃薯黑痣病是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引起的一种土传真菌病害,对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很大程度制约了我国马铃薯产业的发展。随着绿色农业发展,生物防治日益受重视,对土传病害有较好的防控效果。本研究旨在筛选出对马铃薯黑痣病菌抑制效果好的木霉菌株,通过盆栽及田间试验,探索木霉菌对马铃薯黑痣病的生防效果及机制,为木霉菌剂的研发和马铃薯黑痣病的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如下:1.通过生长速率法、平板对峙法和对扣培养法,筛选对马铃薯黑痣病菌抑制效果突出的木霉菌株。结果表明,17株木霉菌均可以通过空间竞争抑制马铃薯黑痣病菌的生长,其中棘孢木霉、拟康宁木霉78、哈茨木霉22、绿色木霉3的产孢量较高,产孢量为1.58×109/皿~3.68×109/皿,且拮抗系数为Ⅰ。木霉菌通过缠绕寄生病菌菌丝内生长,致使其菌丝发生断裂、溢缩,最终导致病原菌解体死亡。不同木霉菌的代谢物质对病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拟康宁木霉78抗生效果最强。综合分析确定拟康宁木霉78对黑痣病菌的抑制效果最好。2.通过盆栽和田间试验研究拟康宁木霉78对马铃薯的促生作用及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该木霉菌对马铃薯有明显促生作用,木霉菌可以显著促进马铃薯植株各项形态指标和生物量的增加,同时增加马铃薯产量,木霉菌盆栽处理最高可增产28.41%,田间处理最高可增产18.81%。拟康宁木霉78能有效防治马铃薯黑痣病,木霉菌不同处理盆栽防效为56.80%~85.37%,田间防效为37.50%~71.65%。3.通过分光光度计测定拟康宁木霉78不同处理马铃薯植株体内防御酶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施用木霉菌可诱导马铃薯植株根茎SOD、POD、CAT、PPO、PAL活性增强,较其对照平均增幅分别为45.83%、67.61%、31.24%、67.78%、15.35%;降低MDA含量,较对照平均降幅为62.98%。拟康宁木霉78能显著提高马铃薯植株抗性,降低马铃薯黑痣病的发生。4.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拟康宁木霉78能增加马铃薯根际土细菌与放线菌数量,降低立枯丝核菌的数量,与对照处理差异显著。施入木霉菌使土壤脲酶、磷酸酶、蔗糖酶及过氧化氢酶活性提高,较对照平均增幅分别为28.91%、43.58%、19.73%、22.86,促进了马铃薯植株生长。5.对施用拟康宁木霉78的盆栽和田间处理进行根际土细菌和真菌类群高通量测序,分别检测出26个细菌门和424个细菌属类,10个真菌门和137个真菌属类。施加拟康宁木霉78可以提高马铃薯根际土细菌的种群密度,降低根际土真菌的种群密度。分析结果显示施用拟康宁木霉78能够显著提高根际土中有拮抗效果与降解能力的芽孢杆菌属(Gemmatimonas)和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的丰度,降低根际土中植物病原菌类群丝核菌属(Rhizoctonia)和罗河杆菌属(Rhodanobacter)的丰度。
其他文献
在能量负平衡状况下,围产期奶牛启动脂肪动员以满足机体能量的需求,而脂肪动员产生的大量非酯化脂肪酸(NEFA)会使甘油三酯在肝脏蓄积,导致脂肪肝的形成。而且能量负平衡下高浓度NEFA引起的肝脂肪蓄积与胆固醇合成不足有关,影响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组装,且VLDL是将甘油三酯运出肝外的主要方式。然而在能量负平衡下奶牛肝脏胆固醇代谢调节机制仍未清晰,而探究胆固醇对能量负平衡导致的肝脂沉积的调控代谢机
汽爆膨化技术多在食品和动物饲料领域应用,但在大田生产领域的应用还未见报道。秸秆汽爆膨化具有破坏秸秆纤维间聚合力,增大秸秆内表面积,使其更易被微生物分解、消灭秸秆自身携带病虫卵等的作用。为明确三大作物秸秆汽爆膨化后对水稻种子萌发及根芽生长、秧苗素质的影响,水稻秸秆汽爆膨化与氮肥用量对水稻生育和产量品质的影响,采用室内和室外大棚及盆栽相结合,以垦粳8号为供试品种,二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开展试验研究,以期为
莠去津化学结构比较稳定,在环境中不容易降解,在土壤中的残留期比较长,为研究残留于土壤中的莠去津对玉米田的后茬作物谷子造成的药害影响,本试验通过研究不同莠去津溶液浓度对3份谷子品种发芽势、发芽率和死亡天数的影响确定谷子耐药筛选的最适浓度,以100份不同品种谷子材料进行萌发期耐药筛选,根据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根长、芽长这6个指标筛选出20份材料进行大田试验对耐药性进一步鉴定分析,旨在选
豆科作物本身有根瘤可以自身固氮,氮素与根瘤固氮及豆科作物生长的关系一直是研究关注的热点,按氮素施肥计划表(充足供氮)施肥对豆科作物氮代谢影响的机理目前仍然没有相一致的结论。以常规施氮为对照,本论文研究充足供氮对东北寒地大豆和绿豆生长发育、养分积累、氮代谢和产量的影响。本试验于2018-2019年在黑龙江省大庆市林甸县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试验基地进行大田试验,以大豆(垦丰16、合丰50)、绿豆(绿丰2
秸秆还田是减轻生态环境污染和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措施。本研究以经过4年不同管理措施处理的水稻土为基础,设置了不施氮(CK)、常规施氮(CT)、单独秸秆还田(ST)和秸秆配施氮肥(CTST)四个处理。通过盆栽试验,研究等量氮素投入条件下,秸秆还田对热带土壤-水稻系统温室气体排放、土壤氮组分含量、植株氮素吸收以及肥料氮素去向的影响,并分析秸秆还田条件下水稻种植系统氮素的组成特征,为减少农业环境污
东北大豆产区是我国大豆主产区之一,但其春季低温严重限制了大豆产量的提高。褪黑素(Melatonin,MT)具有促进作物生长、增强植物非生物胁迫抗性等功能,但褪黑素对大豆苗期冷害的调控作用的相关研究鲜见报道。因此,本试验以南农513(冷敏感品种)及绥农14(耐冷品种)为材料,以不同浓度褪黑素(0、50、100、200、300μmol·L-1)包衣处理,通过苗期(Ve、Vc、V1、V2)延迟型冷害(8
为明确干早胁迫对大豆的影响机理以及干旱胁迫补偿特征,为大豆生产中适时灌溉及抗旱措施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于2019-2020年在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国家杂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基地进行,以大豆品种绥农26为试验材料,采用负压控水装置,设置3个控水时期分别为V1期、R1期、R5期;控水程度分别为CK正常供水、-5kp轻度胁迫(T1)、-10kp中度胁迫(T2)、-15kp重度胁迫(T3),系统研究了
为探究初花期(R1期)淹水胁迫对大豆生长发育、生理生化特性和产量的影响及S3307的缓解效应,本研究于2019-2020年在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国家杂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进行,以两个耐涝性不同的大豆品种(耐涝品种垦丰14和涝渍敏感品种垦丰16)为试验材料进行盆栽试验,R1期叶面喷施S3307(浓度为50mg·L-1,喷施量为225 L·hm-2),并于喷药后5 d进行淹水胁迫处理,对R1期淹水胁迫对大
试验于2018-2019年在黑龙江省大庆市林甸县宏伟乡吉祥村试验基地进行。以绿丰2号和绿丰5号两个绿豆品种为试验材料,本试验播种前分别使用海藻酸钠寡糖(AOS)、1-(2,4-二氯甲酰氨基环丙羧酸)(B2)、5-氨基乙酰丙酸(ALA)、抗光解S-ABA(SABA)、冠菌素(COR)5种植物生长物质对绿豆种子进行拌种处理,以未进行种子拌种处理为对照(CK)。研究5种植物生长物质对绿豆生长发育过程中形
黑龙江省大庆市地处松嫩平原,部分土地盐碱化程度较重。盐碱土中含有大量的耐盐碱菌株,其中部分具有特殊的促生功能,可以作为有益促生菌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植物对盐碱的抗性。本研究以大庆地区盐碱土为实验材料分离耐盐碱促生菌,挑选促生功能较全、促生效果较好的菌株进行菌种鉴定,应用红小豆种子发芽和插条试验验证促生菌在盐碱胁迫条件下的促生效果,选择促生效果好的菌株组成2组复合菌剂,通过插条试验比较2组复合菌剂的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