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的发病率居各类肿瘤之首,但目前仍尚无明显效果的治疗药物。因此探索治疗胃癌的新药显得尤为重要。蜂毒素(melittin)是蜂毒的主要活性成分,是一种非特异性细胞毒性肽。本课题通过建立人胃癌SGC-7901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观察蜂毒素对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及其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为进一步临床实验提供依据。主要研究内容概括如下:1.蜂毒素对人胃癌SGC-7901荷瘤小鼠肿瘤生长的影响将动物分笼饲养,适应环境7d后开始实验。取对数生长期SGC-7901细胞,调整细胞浓度至2.5×1010个/ L,于右腋皮下接种细胞悬液0.2ml形成实体瘤。待肿瘤大小约为100mm3后,腹腔注射给药,隔天给药一次,共给药七天。停药后24h处死小鼠,结果给药组与模型组相比,蜂毒素(2、4mg/kg)能明显抑制荷瘤小鼠肿瘤的生长,并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蜂毒素(2、4mg/kg)能明显延长人胃癌SGC-7901荷瘤小鼠的生存时间。病理切片显示5-FU和蜂毒素各剂量组瘤床内出现片状坏死,且坏死范围随剂量增加而增加。2.蜂毒素对人胃癌SGC-7901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2.1蜂毒素对人胃癌SGC-7901荷瘤小鼠脾指数的影响无菌取脾,称重。按公式:脏器指数=脏器重量(mg)/体重(g),计算脾指数。蜂毒素(2、4mg/kg)与模型组相比能提明显提高荷瘤小鼠的脾脏指数。2.2蜂毒素对人胃癌SGC-7901荷瘤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采用腹腔巨噬细胞吞噬中性红试验观察蜂毒素对荷瘤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影响,与模型组相比,蜂毒素(1、2、4mg/kg)均可明显提高荷瘤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2.3蜂毒素对人胃癌SGC-7901荷瘤小鼠NK细胞活性的影响采用MTT比色法测定NK细胞的活性,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蜂毒素(2、4mg/kg)能明显提高荷瘤小鼠NK细胞的活性。2.4蜂毒素对人胃癌SGC-7901荷瘤小鼠产生IL-2、TNF-α、IL-1的影响ELISA法测定小鼠血清中IL-2、TNF-α、IL-1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蜂毒素(4mg/kg)明显提高IL-2、TNF-α、IL-1的含量。2.5蜂毒素对瘤组织IL-2、TNF-α、IL-1βmRNA表达的影响通过RT-PCR的方法检测荷瘤小鼠的IL-2、TNF-α、IL-1βmRNA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蜂毒素(2、4mg/kg)可促进IL-2、TNF-α、IL-1βmRNA的表达。2.6蜂毒素对瘤组织TNF-α蛋白表达的影响通过western-blot法检测TNF-α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蜂毒素(4mg/kg)明显提高瘤组织TNF-α蛋白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