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隐私权

被引量 : 109次 | 上传用户:magi9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1890年,美国律师沃伦和布兰迪斯联名发表《隐私权》一文以来,隐私权就渐渐地在法律领域中占据一席重要之地,不仅在英美法系国家得以确立其为基本权利的地位,在大陆法系国家中也被认为是属于人格权的重要内容之一,并成为一项受到普遍尊重的国际人权。但对于我国法律,隐私权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概念,由于社会的迫切需要,这一概念早已为媒体和大众所讨论和主张,但在法律制度上,除了少数条文和司法解释上曾出现过外,我国至今仍无一明确统一的隐私权概念和隐私权保护规范。究其原因,在于理论上多限于单纯的规范分析,而忽视对隐私权应有的社会和价值分析,从而导致对隐私权整体把握的不足和规范构造的模糊,最终使起源于判例法背景的隐私权难以有机融入成文法的逻辑框架。本文针对隐私权基础法理作了系统研究,通过对隐私权发展的细致梳理实证考察了隐私权与社会变迁的互动关系,进而探讨了隐私权的本质与价值,以此为基础和导向,通过逻辑分析方法提出了完整的规范建构。 全文除引言与结语外,共分五章,约18万字。 导言部分主要阐述了隐私权的研究意义、问题所在以及本文的思考方式和研究路径。 第一章是隐私权的历史考察和社会分析。本章运用了历史考察、比较分析及社会分析等实证分析方法对隐私权的历史发展进行了梳理,进而发现隐私权的发展规律及其背后的社会影响因子。隐私权在美国社会土壤上的生长,最初源于隐晦的伦理心理,揉和了人类朴素自发的自尊情感和自觉的公私观念,经由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的思想浇灌,逐渐充实为对个人独立尊严维护和精神需求满足的价值表达,从而为隐私权规范上的独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其间社会结构的变化、技术上的进步、精神的需要及经济的驱动诱发社会利益的冲突,从而推动了伦理道德观念的变化,催生了隐私权这一精神利益的法律主张。当自然人的隐私空间与个人人格因社会变迁受到新的威胁,现存法律又明显不足回应时,特别是传统财产权和诽谤侵权规范无法有效地解决新的利益矛盾,独立的“不受打扰之权”适时崛起,在旧的法律基础上,构筑新的保护,完成了隐私权从观念层面到制度层面的过渡。这一过程肇始于学者对传统判例的重新演绎解释,而由灵活的法官造法加以完成。隐私权在普通法以“不受打扰”为中心建立了四种侵权类型,在宪法上以“投影”理论建立了对“自主权”为中心的隐私保护,在制定法上则构筑了个人信息的隐私权。之后,隐私权在其他国家以相类似的方式突破了原有法律的束缚,依靠概括条款的解释和新的立法直接或间接地被广泛确立起来。二战后,国际人权法对隐私权或者公民私生活秘密的权利加以确认与保护,从而将隐私权这一从国内法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权利推向其保护(包括具体的司法保护)的国
其他文献
快速成型作为上世纪末发展起来的新型制造技术,与传统的机械技术相比,具有快速、准确地制造复杂模型的特点,在越来越多的制造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近几年来,以研究金属材料
本论文从全球化文化语境背景下中西话语对话的视角展开,以西方现代美学理论、景观生态理论、娱乐休闲学说三种对西方景观产生直接影响的理论体系为支点,以西方当代艺术与设计
隐私权理论研究和立法在我国起步较晚,近年来,随着侵犯隐私权问题的日益凸现和人们对隐私权的密切关注和重视,许多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并为隐私权的立法保护
在超声无损检测中由于各种噪声的影响,数字信号的信噪比和可靠性往往比较低,而且这历来都是超声无损检测领域的难点之一。于是本文开始时主要分析了结构噪声的理论模型,介绍
失业保险是一项实务性和操作性都非常强的制度,实施的对象是经济中的微观个体。失业保险每一项内容的变化都会引起人们的相关决策行为的改变,继而对宏观经济产生影响。但是失
忠诚的顾客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工业品生产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要求业界和学术界深入了解其顾客忠诚的确切含义、构成及其决定因素。本文对对工业品生产企业顾客忠诚的相
本文描述了一系列新型双介晶结构液晶化合物ω-[4-(反-4-正烷基环己基)苯甲酰基]脂肪酸胆固醇酯(D-mn)及衍生物(D2F-mn)的合成及其结构表征和介晶性质。通过间隔基和末端烷基链长短
在现代社会,公共信息资源是一个国家获得竞争优势和取得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实现信息共享、推行知识管理、带动知识经济的内在变量,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中的重
目的探讨进口固体废物检疫工作。方法从口岸工作实际出发,通过剖析进口固体废物检疫问题产生的原因,列举工作中的典型案例,分析其潜在的巨大风险,进行各个角度的分析和讨论。结果
诚信是维系经济和社会正常运行的重要力量,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诚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道德素质和品格。青年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