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核酸适配体作为一种新型靶向分子,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疾病诊断和治疗领域。Cell-SELEX技术将全细胞作为筛选靶标,利用不同细胞表面的蛋白差异或结构差异,能有效筛选出与目的细胞高特异性结合的核酸适配体。然而,通过手工方式筛选核酸适配体,步骤繁琐,筛选周期长,筛选效率低,无法满足筛选过程中的实际需求。Cell-SELEX适配体自动化筛选可以减少手工操作过程,大大地缩短筛选周期
【基金项目】
:
中国国家重点研究发展计划(2017YFA0205301);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发》重点专项(2018YFC16029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61527806,61871180,61971187和8190215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酸适配体作为一种新型靶向分子,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疾病诊断和治疗领域。Cell-SELEX技术将全细胞作为筛选靶标,利用不同细胞表面的蛋白差异或结构差异,能有效筛选出与目的细胞高特异性结合的核酸适配体。然而,通过手工方式筛选核酸适配体,步骤繁琐,筛选周期长,筛选效率低,无法满足筛选过程中的实际需求。Cell-SELEX适配体自动化筛选可以减少手工操作过程,大大地缩短筛选周期,提高筛选效率,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为此,本课题组正在研制一款基于全封闭卡盒的Cell-SELEX适配体自动筛选仪。为了满足自动核酸适配体筛选仪的研制要求,本课题设计了高达400μL的PCR反应体系,有效避免了手工筛选实验中样品的转移和收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交叉污染,同时大大简化了筛选流程。具体研究的内容包括:大体积PCR反应温控系统的结构设计,硬件电路设计,软件设计和智能温控算法的设计,并对系统的温度采集、温度控制等模块进行了性能验证,对不同温控方案的实际控制效果进行了对照实验,最后选用了双通道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策略。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液的升温速率能达到5.68℃/s,降温速率能达到2.04℃/s,稳态控制精度为0.2℃,能够满足核酸适配体自动筛选仪对PCR温控性能的设计要求。本论文密切结合核酸适配体自动筛选仪的研发需求,重点对筛选过程中多步PCR热循环温控技术进行了研究,针对大体积PCR反应体系的温度滞后问题,采用双通道温控模块,根据热阱和反应液温度变化规律及时调整控制输出。同时,采用模糊自适应智能PID控制策略,在没有温控系统精确数学模型的情况下,利用模糊控制规则在线对PID参数进行调整,大大简化了手动调参过程,确保了系统的温控精度和效率,使得系统有很强的通用性。
其他文献
微生物电解池(Microbial Electrolysis Cell,MEC)通过原位产氢实现自养脱氮,具有环境可持续的优点。石墨毡和不锈钢网等常见MEC电极材料具有价格低廉、化学稳定性好的优点,但其表面生物相容性和有效吸附位点量还需进一步优化以提高MEC运行效果。本文利用壳聚糖(chitosan,CS)、壳聚糖/还原氧化石墨烯(chitosan/reduced graphene oxide,CS
第五代(5th-Generation,5G)和未来移动通信需要具有极高的速率(峰值速率达到10Gbps以上)、极大的容量、极低的时延、更高的效率。采用波束赋形预编码技术的有源一体化天线阵列结合了分布式射频技术和超大规模天线阵列技术(Massive MIMO),能够降低发射功率、提高信噪比、获得更好的信号覆盖、提高频谱效率和传输速率,是学术界和工业界的研究热点。论文根据5G移动通信系统的特点与需求,
移动数据业务的爆炸性增长推动了移动通信系统的快速发展,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能够达到10Gbps的下行峰值传输速率。为了提高频谱利用率实现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而采用更高频谱效率的调制方式,使得调制信号的峰均比和带宽也相应激增。功率放大器作为无线通信发射机中的重要部分,其带宽、效率和线性度特性对无线通信系统整体性能至关重要。本文围绕包络跟踪功率放大器技术,对电源调制器和J类高效率功率放大器及其馈电结构开
在工业生产领域,采用智能化的机器人替代人工进行生产、分拣是备受科学家们关注的研究课题。针对在仓储运输过程中工件的检测与定位问题,本课题利用点云处理技术对目标进行识别与定位。同时,对研究中涉及的点云处理技术、目标识别算法、点云的位置估计做了相关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提出了一套三维目标识别结合机器人抓取的工件识别方案。线下,对待识别的工件进行点云的采集,经由点云去噪、拼接与特征边增强制作为模型点云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urface 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技术具有极高的灵敏性,可以通过其独特的振动指纹来对特定分析物分析研究,在表面科学、分析化学、食品安全、环境监测和生物医学领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巨大的发展潜力。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在应用方面涉及的基本问题是高性能的SRES基底的制备。自组装的方法制备SERS基底简单、便捷。其中,两相界面组装金属纳米颗粒的方法
MEMS技术的发展带动了一系列电子器件微型化,在真空器件领域也出现了许多微型化的真空电子器件,比如微型陀螺仪芯片等。虽然目前的微腔体真空封装技术已经帮助一些真空芯片获得应用的可能,但是还存在着维持真空度比较差等问题。而微型离子泵则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解决这些问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针对基于场发射的微型离子泵进行了结构设计、模拟仿真优化、实验特性研究以及吸气性能的验证工作。本文先根据需要提出
红外成像技术是军事领域获取信息的主要技术之一,同时也广泛应用于民用领域。红外焦平面阵列是红外成像技术中的核心光电器件,由红外探测器阵列和红外读出电路组成;其中,红外读出电路直接影响成像的质量,极为关键。我国红外读出电路研究起步较晚,目前涉及大规模读出电路的研究和设计更少,因此设计一款大规模的红外读出电路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本文设计了一款1280 1024-25μm大规模、多功能的CMOS读出电路,
随着丙酮气体浓度检测在工业生产、畜牧养殖、医学检测等领域的应用价值被不断发掘,各行业对丙酮气体传感器的需求与日俱增。工作稳定、性质优良的丙酮传感器既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也保证了工作环境安全,亦在人体健康状态检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已有丙酮气体传感器的研究,利用紫外光刻工艺制备电极,选取聚合物3-己基取代聚噻吩(Poly(3-hexylthiophene-2,5-diyl),P3HT)为
卫星气象资料的接收和处理不仅是卫星气象广播系统的核心环节之一,还是气象海洋环境保障工作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程,起着基础性和支撑性作用。现役卫星气象广播系统需要依靠体积大、功耗高的桌面级平台来实现气象资料的处理,制约了卫星气象广播系统的进一步发展。近年来,异构多核技术在应用加速和能效提升方面取得长足进展。一方面,本文对面向特定应用的异构多核So C进行了建模分析,并基于模型研究了卫星气象信息处理的硬
等离子体加工工艺是集成电路制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射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ICP)相比于其他等离子体,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具有放电气压低、等离子体密度较高、均匀性好以及离子的垂直性较好等显著优点,因此在沉积、刻蚀等微电子工艺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本文采用PIC/MCC方法构建电感耦合等离子体放电模型,旨在探究腔体内部带电粒子密度分布、粒子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