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意在初步的探讨 TRADD/ULF/ARF信号通路以及其下游的功能蛋白在D-gal诱导的听皮层衰老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其可能发挥的作用机制。 方法:选取2月龄的SD雄性大鼠90只,并随机对半分为两个组,拟老化组和对照组:拟老化组大鼠给予8周的皮下注射D-gal处理,剂量为500mg/Kg/天,对照组大鼠则给予8周的皮下注射0.9%生理盐水,剂量与前相同。造模结束以后,将以上两个组随机分为三个亚组:4月龄组(造模后0个月);10月龄组(造模后6个月);16月龄组(造模后12个月)。每组共有SD大鼠15只。每个组SD大鼠处死前测量每只老鼠的ABR阈值;处死后,运用比色方法检测血清中T-SOD活性的变化;通过透射电镜来观察SD大鼠中枢听皮层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变化;运用rt-PCR的方法检测中枢听皮层神经元细胞中线粒体DNA常见缺失(CD)的改变;运用TUNEL凋亡染色法检测中枢听皮层神经元细胞的凋亡水平;运用 western blot检测中枢听皮层细胞中TRADD/ULF/ARF信号通路以及其下游的功能蛋白的表达含量;运用rt-PCR检测中枢听皮层细胞中TRADD,ULF mRNA的表达水平;运用免疫组化染色的方法检测中枢听皮层细胞中TRADD的分布与表达情况。 结果:①ABR检测显示:在相同年龄段的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相同频率的 ABR阈值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②酶标仪比色法测量结果显示,4月龄,10月龄与16月龄组SD大鼠,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T-SOD的活性降低。③透射电镜结果显示,通过观察各组 SD大鼠听皮层神经元细胞的细胞核,细胞器以及神经髓鞘发现,同年龄组拟老化组相比 NS组大鼠,发生细胞核变得不规则,染色质固缩,线粒体肿胀,以及神经脱髓鞘等退行性改变出现的时间要更早一些,程度也更明显。④rt-PCR检测中枢听皮层细胞中CD的改变,结果显示,各个年龄段,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其CD的缺失率明显的升高,并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⑤TUNEL凋亡检测显示,10月龄与16月龄组 SD大鼠,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凋亡的神经元细胞数量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⑥WB的结果显示,TRADD,ARF,P53蛋白在各个年龄段拟老化组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ULF,MDM2蛋白则在各年龄段实验组的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⑦rt-PCR检测结果显示,TRADD mRNA在各年龄段实验组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 ULF mRNA的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差异。⑧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TRADD在听皮层神经元细胞中表达于细胞核,其蛋白在各个年龄段拟老化组的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 结论:①.高剂量的D-gal皮下注射导致了听皮层神经元凋亡数量的增加,CD缺失率的升高,抗氧化应激能力的下降,有效的促进了大鼠听皮层的老化,成功构造了听皮层拟衰老模型。②.从 WB,qrtPCR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结果可与看出, TRADD/ULF/ARF通路随着年龄增长过程中的激活,促进了P53的表达,该通路可能在中枢听皮层神经元的衰老过程中发挥的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