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G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财政投融资能力的研究

来源 :桂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isa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的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和产业项目投资的资金需求量逐年增大,各级政府在有限的财政收入条件下,难以保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项目的顺利开展。而财政投融资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然而,如何提升财政投融资的能力,扩展融资渠道,采取何种措施有效的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成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财政投融资方面值得探索的问题。  如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投融资已成为各级政府资源配置的一项重要途径,对地方经济的增长、提升宏观调控能力、促进地方建设等方面都发挥着极大的作用。财政投融资是一种政策性投融资,它不同于一般的财政投资,也不同于一般的商业性投资,而是介于这两者之间的一种新型的政府投资方式。我国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了财政投融资,更在80年代后期得到迅速发展。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老一套的财政投融资体制开始不断凸显问题,对其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财政投融资是专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性投融资,是在一般财政预算以外由财政部门直接管理和调控,以信用为手段,有偿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筹集资金和使用资金的活动,它包含带有政策性意向的贷款、存款、投资、担保、贴现、贴息、信用保险、存款保险等多种特殊性质的资金。  本文通过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区分理论以及投融资基本理论较为详细的总结,同时,介绍了美国、日本、以及我国上海、深圳等较早实践财政投融资的发达国家和走在我国前列的地区在这方面的丰富经验,通过分析这些国家、地区的条件、做法、现状,基于研究G市财政发展现状,结合我国“投资带动消费,以消费促进经济增长”这一长期发展战略,从多方面探讨如何提高G市财政投融资能力,推动G市城市化建设,相信对提升G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国际上很早就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理论,该理论在我国的流行已经很多年了,可是根据近几年发布的统计数据,自然环境仍然在不断恶化,而且速度有加快的趋势。为什么在可持续发展理论
互联网金融从诞生以来就在不断地改变着传统行业的商业模式和服务模式。在融资领域,网络融资的出现为市场填补了一片空白,为商业银行资产业务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和新的利润增长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持续提高,家庭可支配收入也随之相应增加。在家庭消费支出中,用于享受的奢侈型消费逐渐出现并保持持续增加的态势,其中以高档奢侈品、化妆品
中国保险业自从恢复国内业务至今,经历30多年的飞速发展,保险公司由1980年的1家发展到2012年的165家,保费收入从4.6亿元增长到1.55万亿元。保险和人们的关系愈来愈密切,在国
我国在1999年就步入老龄化社会,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3.2%,达到了1.78亿。老龄化现象的加速为我国的社会养老体系带了巨大的压力,同
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通过有效阻断肿瘤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 (PD-L1)与T细胞PD-1之间的相互结合,有效激活T细胞,克服肿瘤患者体内的免疫抑制,有效杀伤、抑制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