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通过分析24例COPD合并IPA患者的资料,总结分析其临床特征,为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帮助。2、为进一步研究COPD合并IPA的发病机制,探讨其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1、收集2010年12月-2016年09月期间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COPD合并IPA患者24例,单纯COPD患者24例,包括:(1)一般资料和相关病史:年龄、性别、吸烟指数、基础疾病、既往住院次数及糖皮质激素与广谱抗生素的应用情况;(2)临床表现和相关治疗:症状、体征、胸部影像学表现、气管镜结果、实验室检查及病原学检测结果、入院后接受的治疗、住院天数及患者的转归。回顾性统计分析两组患者上述临床资料。2、COPD合并IPA小鼠模型的建立:选取野生型(WT)C57BL/6小鼠16只,将小鼠进行编号,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8只)和实验组(8只)。实验组小鼠给予口鼻暴露有机玻璃染毒箱熏烟,30min/次,间隔15min,4次/d,持续16周;其后给予小鼠甲泼尼龙100mg/kg*d,共5d;次日将小鼠经气管穿刺方法给予1×106CFU/ml的孢子混悬液30ul,然后保持小鼠直立状态3~5min,缝合颈部皮肤,成功接种后小鼠给予万古霉素15mg/kg 1/日、头孢他啶150mg/kg 1/日、庆大霉素5mg/kg隔日1次,预防混合感染。正常对照组不予熏烟,在玻璃箱内吸入空气,相同时间内应用等量生理盐水代替甲泼尼龙及孢子混悬液,其余同实验组。实验过程中观察一般情况包括精神状态、活动、进食情况,每2周称量体重。在成功感染72h后统一处理实验组及正常对照组小鼠,包括体重测量、小鼠肺功能检测、肺组织病原学培养及病理学检查。结果:1、临床资料分析:(1)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2)COPD合并IPA组吸烟指数、平均住院天数明显高于COPD组(P<0.05)。(3)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在口服或静脉激素治疗≥7d、广谱抗生素应用≥14d、1年住院次数≥2次、诊断前入住ICU、白蛋白<32g/L、血红蛋白<115g/L的情况上,COPD合并IPA组较COPD组常见(P<0.05),而在合并症方面,存在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情况上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4)两组患者均存在咳嗽,其他主要临床症状包括咳痰、痰中带血、发热、呼吸困难、胸痛及干湿啰音,两组临床表现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5)比较两组患者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OPD合并IPA组患者(11.072±6.10,78.758±14.77)均明显高于COPD组(7.829±2.75,65.308±12.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0.05,P=0.001<0.05)。(6)COPD合并IPA组相关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阳性率:GM实验(54.17%),G实验(83.33%),痰培养(87.5%);培养出菌株中烟曲霉19例(79.17%),黑曲霉3例(12.5%),黄曲霉2例(8.3%);斑片渗出影(66.67%),结节影(含“晕轮征”)(34.78%),段叶不张或实变影17.39%),单发或多发空洞(17.39%);双肺磨玻璃样改变(13.04%),“空气新月征”(4.34%),胸腔积液(34.78%)。(7)COPD合并IPA组治疗方面:联合广谱抗生素同时,分析初始抗真菌治疗及疗效,结果显示伊曲康唑、伏立康唑、两性霉素B、卡泊芬净和联合治疗组之间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最终17例(70.83%)病情好转出院(包含拟诊患者2例),院内确定临床死亡患者4例,出院后随访死亡患者3例,共7例(29.17%)患者死亡。2、COPD合并IPA小鼠模型的建立:(1)体重变化:于第4周开始实验组小鼠较对照组小鼠体重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2)肺功能:实验组小鼠气道总阻力(R)、气道阻力(Rn)、呼吸系统弹性阻力(E)(2.100±0.310,0.889±0.183,63.070±10.464)较对照组(1.536±0.135,0.636±0.127,48.037±6.092)明显增加,而呼吸系统顺应性(C)较对照组明显降低(0.016±0.004与0.023±0.0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肺组织匀浆培养:实验组小鼠肺组织匀浆培养曲霉菌菌落呈蓝绿色,正常对照组培养阴性。(4)组织病理学:实验组小鼠肺组织切片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充血水肿的肺泡组织,炎症细胞浸润,肺泡组织结构破坏,肺气肿形成,肺泡间可见分隔且分叉呈45°夹角真菌菌丝,符合COPD合并IPA的病理特征;对照组未见上述变化。结论:1、COPD合并IPA通常发生在老年患者,且相对COPD患者吸烟指数高,住院时间长。2、应用激素、抗生素,反复住院、ICU治疗,营养不良在COPD合并IPA患者中存在比例高,一定程度上影响疾病的发生及进展。3、COPD合并IPA患者症状不典型,相关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特异性及敏感性均不高,但反复痰培养对于诊断仍有重要意义。4、对临床诊断及拟诊患者,早期应用标准抗真菌治疗方案仍能使患者获益,同时应结合患者病情进行综合治疗,对于重症患者的抗真菌治疗仍是难点。5、在单纯被动吸烟法制作COPD模型的基础上给予甲泼尼龙引起免疫抑制,其后应用气管穿刺法接种烟曲霉孢子混悬液的方法可成功建立COPD合并IPA小鼠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