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作流管理系统是企业信息化的基础。在实施工作流管理系统时,企业管理者必须详细了解与企业流程相关的方方面面信息,企业的资源、组织结构、经营状况、业务流程、人员配置等相关信息将会以某种方法进行归纳整理,既供工作流管理系统使用,也供企业其他的信息系统使用。在这一个过程中,将会发现问题以及不合理的地方。通过解决这些问题,企业管理者提高了企业整体的运行效率及相关效益。工作流管理系统投入运行后,企业管理人员在工作流运行过程中,通过统计等手段,可以发现平时流程设计错误或不合理的地方,企业流程设计人员应该结合计算机处理的特点,修正并优化这些流程。而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在Internet应用日益普及的情况下,现代企业的信息系统的分布性、异构性和自治性的特征越来越显著,相应的企业信息资源也分布在异构的计算机环境中,信息源之间的连接表现出松散耦合的特点。企业物理位置的分散性和决策制定过程的分散性特征日益明显,对日常业务活动详细信息的需求日益提高,Browser/Server体系结构和分布式处理技术(CORBA、WWW、OLE、JAVA)的广泛应用,都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集中式信息处理的时代即将成为过去,取而代之的将是大规模的异构分布式信息处理与应用执行环境。在这种大规模的分布式环境下高效运转相互关联的任务,并且对执行的任务进行密切监控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在这种技术背景下,由最初的C/S体系结构的集中式工作流管理系统也逐渐向基于WEB,构架于Browser/Server体系结构的分布式工作流管理系统转化。这一转化也适应了现代企业的发展。现代企业的发展趋势是组织扁平化,信息在企业中高速流动,虚拟企业的概念逐渐得到实现。基于WEB的工作流管理系统,以其分布式结构,随处可获得的统一界面,以及可靠的安全性,满足了企业的需要。在本篇论文研究并设计的基于WEB的工作流管理系统中,客户端采用统一的浏览器界面,缩短用户学习时间,方便用户使用,服务器端采用J2EE技术(Java 2 Enterprise Edition),其拥有的优势(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平台独立的特性、可扩展性、高性能的服务器端编程语言、标准的系统框架和服务、可控性好、与其它资源的集成)使之成为适合于当今以及以后企业信息化的主要开发平台,在此平台上开发的工作流管理系统能更好地与以后的企业信息系统互联互通,适应企业未来的发展。本篇论文的论述顺序依照软件工程的三个步奏:需求、分析、设计。首先介绍了工作流及工作流管理系统现有的相关理论,主要是对工作流管理联盟的工作流模型进行重点论述。然后以不同用户的角度,来具体的描述本篇论文设计的系统的功能,同时也分析了系统平台的需求。第三章具体设计了系统的业务模型(工作流模型)以及软件模型(系统架构)。其中系统构架中,结合J2EE平台提供的服务,描述了组件各自的功能以及相互间的协作。在本系统中,描述工作流实例的工作流过程定义究竟以什么样的形式提供给工作流管理系统,以及工作流引擎究竟如何控制模式块是工作流管理系统中的两个核心,工作流过程定义具体地描述了业务过程,而工作流引擎使用到的模式块<WP=3>概念及定义具体地控制了业务过程运行中的路由逻辑。在本文的第四章,分析了工作流过程定义中重要实体的具体含义,利用XML技术对这些实体作进一步的形式化描述,并对XML中的元素和属性作了说明。本文的第五章则对常用的工作流模式一一作了描述,并且结合本系统的设计,提出对应的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有的可以直接用在系统的实现中,有的则对流程设计人员的设计思路起一个辅助作用。最后,总结了本论文的成果及尚待改进的地方。本篇论文主要研究并设计的基于WEB的工作流管理系统有如下特点:a. 利用Java技术,可以获得与系统平台无关的特性。对于不同系统间的应用,无需改动代码。b. 基于J2EE平台,可以获得容器管理的安全性,事务性,减少了系统开发的时间。c. 用具有自我描述特点的XML语言描述了工作流过程定义。d. 利用常用工作流模式,提出了解决工作流路由问题的方案。本篇论文进一步的研究目标主要有:a. 对工作流过程定义的XML描述,应该更加具体细致,达到实用阶段。b. 系统的安全性和事务性,不应该只是依赖J2EE容器提供的服务,还应该由系统开发人员进行代码级的开发控制。c. 实用的工作流模式的XML描述。d. 工作流引擎调用不同工作流模式块的时候,具体如何控制路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