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MnR及其焊接接头棘轮效应与疲劳性能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nlpkt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16MnR进行了一系列单轴拉伸试验和循环加载试验。通过比较单轴拉伸应力一应变曲线和不同循环应变幅下的应力一应变关系可以发现,16MnR在循环载荷的作用下会发生明显的应变强化现象。 本文还对16MnR在常温下的单轴棘轮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分别对应力幅、平均应力以及加载历史对棘轮效应的影响做了分析,结果表明应力幅越大,平均应力越高,16MnR棘轮应变率就相应越大,同时加载历史对棘轮应变的影响也很大。 此外,本文重点考察了应变控制条件下16MnR母材及焊接接头的低周疲劳特性。由试验结果可知,在整个疲劳试验过程中材料会发生持续的载荷下降现象。利用Coffin-Manson公式对16MnR的疲劳寿命进行了预测。通过比较应变控制的疲劳试验和相同应变幅下的棘轮试验发现,循环累积的塑性变形会加速损伤的累积,极大的缩减16MnR的疲劳寿命。
其他文献
本研究应用三个突变片段,E320K、G220A、Q222L,构建了拟南芥RGS1/GPA1相关的不同转基因系,分析了RGS1不同结构域以及GPA1的不同活性形式在响应葡萄糖和ABA信号途径中的作用机制,
黑曲霉植酸酶PHYA目前被公认为最具应用前景的饲用植酸酶之一,但是野生型菌株所产生的植酸酶不能满足工业生产的需求,本研究以Aspergillus niger ZJUY中的植酸酶基因phyA为亲本
本文对铜钴基催化剂上合成气制备低碳混合醇反应进行了研究。考察了载体的制备工艺、铜钴元素的摩尔比例、Cu-Co/ZSM-5/Al2O3催化剂载体的混合比例以及ZSM-5的硅铝比等因素对催化剂的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并用低温Ar物理吸-脱附、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高倍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以及CO程序升温脱附(CO-TPD)等手段对催化剂的组
本论文共分为三部分:首先对查尔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做了较为详细的综述,并且首次对天然产物rhuschalcone IV化合物(4,2’,4”,2-羟基-4-甲氧基-4-O-5.双查尔酮)的全合成进行了研
在光电化学太阳能转换的研究中,提高太阳光谱利用率是一个关键问题。如何提高光电转换材料对太阳光谱的吸收率和吸收范围,无论对于研究半导体的光物理和光化学性质,还是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