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承载特性及其数值分析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11次 | 上传用户:username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迅猛发展,软土地基问题日益突出,各种软基处治技术也随之得到了蓬勃发展。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法是目前国内外兴起的一种新型的软基处治技术,目前在高速公路路基加固、台背填土加固、不良地质条件的旧路加宽改造等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加固效果。但是该处治技术的理论研究尚欠成熟。为此,本文结合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大面积不均匀公路软弱地基按沉降控制双向增强处治技术”(2006AA11Z104),从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的桩土应力比计算、沉降计算及固结分析等方面出发,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及室内模型试验进行较深入系统的研究。本文首先针对竖向增强体-水平增强体-桩间土的整体相互作用的特点,将水平增强体视为具有一定刚度的板,竖向桩体及桩间土简化为刚度不同的弹簧系列。以单个竖向桩体影响范围内的复合地基作为典型单元体进行分析,基于Winkler弹性地基圆板理论计算出水平增强体的挠曲函数表达式,推导出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计算式。其次,基于薄板变形理论和双参数地基模型,推导了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桩土加固区工后沉降的计算公式。研究表明水平加筋垫层的水平抗力作用对控制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工后沉降是有利的。为了进一步研究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的沉降特性,以近似解析模型为基础,运用剪切位移法建立了竖向增强体中桩与桩,桩与土,土与土之间相互作用的刚度矩阵,引入无单元伽辽金法计算水平增强体刚度矩阵,通过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的竖向位移协调条件,建立竖向增强体与横向增强体共同工作的竖向平衡方程,将无单元法的应用推广到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的沉降计算。该方法具有不需划分单元,节点布置灵活,节点参数少,计算精度高的特点。根据桩体复合地基固结的特点,将整个桩截面和桩周土截面作为一个研究单元考虑,根据固结过程中孔隙水排出量等于单元体体积减小量的关系和平均超孔隙水压力的概念,推得了考虑桩体的固结变形的桩体复合地基的固结方程。通过等应变假设和初始边界条件,由分离变量法对该固结方程进行求解,得到了桩体和桩间土的平均超孔隙水压力、平均固结度、复合地基整体固结度。进一步完善了桩体复合地基固结解析理论。最后,在相似理论基础上推导了单纯软基模型试验,土工格室垫层路基模型试验以及土工格室垫层+碎石桩复合地基模型试验的相似准则,由此设计并完成了三组室内模型试验。试验数据分析表明,土工格室垫层加固软基能有效扩散和均化上部荷载、减少沉降及不均匀沉降。而土工格室+碎石桩复合地基加固软基则既能减小地基沉降和不均匀沉降,而且能够限制路堤外侧的隆起变形。同时,碎石桩与格室垫层共同构成比较完善的排水体系,有利于加速桩间土排水固结。基于本文桩土应力比解析理论的计算值以及无单元法所获得的沉降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验证了本文理论分析的合理可行。
其他文献
为了解决交通拥挤问题,根据不同方向的车辆流量合理地安排交通路口通行时间,设计了一种采用模糊控制原理的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详细给出交通信号模糊控制器的结构原理和设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全面到来,大数据技术逐渐应用于各行各业中,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模式,为各大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大数据时代背景
通风双幕墙具有良好的通风性能和采光性能,极大地改善了建筑的舒适度并且节约能源。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建筑舒适度和绿色环保的重视,双幕墙的应用日渐增多。由于双幕墙之间存
为了解决大功率开关电源硬开关过程中,功率器件上存在较大电压电流尖峰以及发热严重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软开关技术的大功率电源拓扑结构的设计,详细介绍了大功率开关电源
【摘 要】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它要求辩证地处理知识与能力,教学与教育、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使学生在思想、能力、智力等方面都得到发展.它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艺术.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好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艺术能给学生以激情和美的享受,从而激起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创新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
吲哚胺2,3-双加氧酶(indoleamine 2,3-dioxygenase,IDO)不仅是启动色氨酸分解代谢的关键酶,也是一种与机体外周免疫耐受现象和机体免疫抑制作用相关的免疫调节酶。IDO作为一
当前,产教融合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重点和发展趋势,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也是我国"双创"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在新时期背景下探索高职《财务管理》课
该文结合音乐新课程教学实践案例,在阐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音乐课堂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的基础上,从整合音乐课程资源,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提高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