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2月21日刚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高度强调了推进节能城市建设,推广建筑节能技术,鼓励应用地源热泵、水源热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技术,发展被动式房屋等绿色节能建筑。而低碳生态的发展模式作为生态文明的重要模式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前提。本文结合具体项目,应用能源微网技术与绿色三星建筑设计,对低碳园区规划与单体设计进行示范,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本文研究对象是位于滁州市南谯区科教新城生态园区内一块60亩的小型研发园区的低碳园区规划及园区内的一栋绿色三星建筑设计。目标着力于将园区打造成为一个集高层次人才和应用型人才教育、先进低碳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社会开放共享的低碳、节能、绿色示范公共平台。论文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从总体规划出发,秉承“简洁高效、合作共享、自然生态”的低碳生态园区设计理念,从园区所处的地域环境出发,制定低碳生态研发园区规划策略,研究现有的制约因素,结合能源微网与太阳能集热镜场等新能源技术对园区的空间布局、道路交通、能源微网、太阳能镜场和生态环境等方面对全区进行全面整体规划。第二部分对于该园区内需要建设并申请绿色三星建筑的综合办公楼进行绿色技术结合建筑设计方法的阐述,在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的运用、主、被动式节能设计、建筑节能材料的选用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建筑屋面结合太阳能光伏板的设计以及建筑采光通风中庭的设计。本文研究从整体规划到单体设计较为系统的阐述了在科研园区规划和单体建筑中引入低碳、节能、绿色理念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并对现有的绿色建筑设计评价体系提出了改进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