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姚贾诗人群体是以姚合、贾岛为中心,周围集合着无可、朱庆余、顾非熊、刘得仁、马戴、喻凫、周贺、郑巢、李频、方干等中晚唐诗人的文人团体,它是继韩孟、元白两诗派之后出现的重要诗人群体。考察姚贾诗人群体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唐诗歌的诗史沿革,以及中晚唐诗歌间的文学嬗变。本文即以姚贾诗人群体为论述对象,对其生成背景、人生行为、诗歌风貌、文学渊源及群体意义等诸方面作了一个较为完整的阐释和合理的定位,从而确定姚贾诗人群体其群体意义就在于它提供了封建社会中下层文人的贫士生存范式,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将姚贾诗人群体的诗歌与王孟一派诗相比照,进一步确认其文学意义在于远承王孟而近革韩孟、元白,从而在唐音与宋调的嬗变中起到复唐音的作用。论文由七个部分组成:一、引论。主要阐述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现状及论文的思路。二、姚贾与姚贾诗人群体的成员界定。本部分首先从姚贾诗人群体的核心人物,即姚合、贾岛的并称“姚贾”这个文学事实出发,分析唐及唐以后的“姚贾”诗歌接受史,从而肯定姚贾研究的意义。并由此从他们的交游、师承等情况来界定以姚合、贾岛为中心的群体成员,从而确定姚贾诗人群体在中晚唐社会和文学领域存在的客观性。三、姚贾诗人群体生成的社会背景与文学契机。本部分论述韩孟诗派与元白诗派在中晚唐兴盛与消歇的社会背景与心理基础,从而说明姚贾诗人群体崛起的历史必然性。本文将姚贾诗人群体近四十年的文化活动分为发生期、繁盛期与余响期,结合韩孟、元白两诗派的发展及时代精神的嬗变等方面来探讨姚贾诗人群体崛起的契机。四、姚贾诗人群体的人生行为与文化内蕴分析。本部分是姚贾诗人群体的主体研究,从群体的主体行为来分析姚贾诗人群体的文化内蕴。分成应举行为与儒家精神、闲居行为与隐逸精神、禅定与禅学观三部分来论述。五、姚贾诗人群体的诗歌创作分析。本部分是姚贾诗人群体的文本分析,首先从诗歌形式历程和诗学观念变迁的角度来考察姚贾诗人群体的苦吟创作,认为姚贾诗人群体的苦吟是魏晋以来诗歌形式美学思潮在中晚唐的体现,更是皎然《诗式》文学苦思观直接影响下自觉选择的创作方式。其次从《极玄集》出发分析姚贾诗人群体的文学渊源在于盛唐的王孟山水诗歌。最后从姚贾诗人群体诗歌的语词特征、意象特征、抒情特征、意境的呈现等方面对姚贾诗人群体的诗歌风貌作一个完整的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