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70年代初关于合作学习的研究在美国兴起,此后世界各国的专家及学者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其内容。经过30余年的发展,以传统课堂环境为基础的合作学习活动在基本理论、组织方法与策略、过程控制及评价等方面都已经建立了相对成熟的理论体系。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教学模式的革新,同时也改变了合作学习活动的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学习策略以及组织形式。传统的合作学习理论已经不能充分指导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合作学习活动。 本论文以合作学习的要素为线索,在分析中外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传统合作学习方法和革新教学模式的特点,从三个方面对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合作学习活动设计进行了探讨: 一、合作学习小组的构建 通过分析、对比同质小组和异质小组,提出以学生的综合能力作为异质小组构成的依据,组建“积极互赖”和“个体责任”结合的小组,并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进行了探讨。 二、合作学习活动的教学设计 通过分析革新教学模式的特点和组织流程,对合作学习活动的学习目标、学习任务以及学习资源等方面的设计进行了探索。 三、合作学习活动的评价设计 在阐述合作学习活动评价的多元性的基础上,设计了个人自评、小组互评和小组成果的评价量规。 在技术实践方面,本着减轻教师负担的原则,利用数据库技术实现了异质成绩的自动计算、学生自评和互评数据的收集与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