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是城乡建设的唯一载体,建设用地指标紧缺是制约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最大瓶颈,马鞍山市是皖江城市带中部城市圈的中心城市之一,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对土地的需求呈不断增长的趋势。文章以马鞍山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马鞍山市土地利用现状的分析,从不同角度归纳现行的节地挖潜模式类型,及取得的成效,并对模式进行评价分析,总结经验,分析不足,并提出相关建议,以促进马鞍山市节约集约用地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也为相关地区节地挖潜提供经验参考。文章在引述国内外研究节地挖潜动态和成果,结合节地挖潜模式的相关理论基础上,选择了调查法、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法的四种方法进行文章研究。运用调查法充分收集马鞍山市社会、经济、土地等方面的大量资料,并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为总结马鞍山市节地挖潜模式提供充足、准确的数据资料,同时查阅节地挖潜模式方面的大量文献,获取有关节地挖潜方面的历史、现实资料,确保节地挖潜理论的可行性。最后以马鞍山市为具体案例进行研究,采用定性量化的方法,即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从大量数据案例中归纳总结出节地挖潜的模式。文章主要研究结果,一是提出了节地挖潜模式的具体内涵;二是归纳了马鞍山市节地挖潜的五种模式:旧城改造的拆旧建新模式、开发区建设供管结合模式、商业区建设的退二进三模式、立体开发建设模式和工矿废弃地再利用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得到结论:一是马鞍山市在采取一系列节地挖潜措施后,土地的节约集约水平是逐年不断提升的,且兼顾生态环境效益,实现了土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良好协调;二是对马鞍山市在节地挖潜方面成效明显得益于坚强的组织领导和科学的土地管理机制,但由于传统的土地管理制度和土地使用流转制度,城乡土地的二元结构性并未打破,土地级差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