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村,是我们的祖先们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搭建出来的“家”,它是传统的活态文化也是自然生活延续的造物。我们将乡愁寄托于它,寄托在那个有山,有水,有风光的“家”。本土材料是构筑乡村建筑的基石,以其独特价值魅力呈现在乡村建筑之中,展示传统地域文化,表达了城市居民回归生态自然的乡土情结。乡村建筑的产生是由当地的工匠师和村民利用本土材料、技术方式、适应当地生活生产、自然生态环境、审美观念、民俗民风、宗教意识等条件创造出来的,凝聚了大量的经验和智慧财富。然而,快速的现代社会发展,对乡土民俗的乡村建筑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使乡村逐渐失去了地域文化,本土材料在乡村建筑中的营造技术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传承。本土材料以乡村建筑为背景的系统研究非常的有限,其在建筑空间中的延伸性和创新性的资料也不足,因此本文研究将怀化高椅村为研究的环境背景,以当地的乡村建筑作为切入点,通过实地考察,实例分析,理论研究对本土材料的属性进行系统的探究和解读,从而展示出本土材料在乡村建筑中的情感表达与其体现的价值和功能,希望能呼唤起全民族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本文从本土材料的概念进行解读分析,先对高椅村的乡村建筑的特色价值分析,从而延伸本土材料的物质性、技术功能性、文化艺术性、美学装饰性,在本土建筑改造中进一步的深入挖掘研究。并且其中还对本土材料的生态可持续性,传统传承性的应用前景发展提出思考策略。这是由导师带领参加的高椅村改造设计项目,2014年11月实地考察,对乡村建筑,本土材料,生态景观,文化历史调研分析。选择村中古民居进行设计改造,结合新的设计理念将本土材料的价值重现。对如今中国其他的乡村建筑和乡村建设提供一些经验,同时对本土材料在乡村建筑上总结了营造价值与前景发展。通过实际的案例对论述的观点进行分析与归类、综合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