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压缩技术及其在自动综合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cla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地理信息系统、遥感、虚拟地理环境等技术的发展,数字高程模型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其数据量较大,对存储和传输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数字高程模型的压缩也因此逐步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不规则三角网(TIN)是数字高程模型的表现形式之一,它能表达空间上复杂的地形表面。目前TIN建立的算法相对成熟,但对TIN的数据压缩的研究还远远不够深入。因此,本文主要针对TIN的数据压缩进行研究。 由于地形图等高线是DEM的主要数据来源之一,所以本文提出首先要对原始数据源进行预处理,减少数据冗余,提高构建TIN的速度。 有关学者提出了DEM数据压缩地形描述误差(Ep)的概念,并提出一种以DEM地形压缩误差影响为选取资格的数据压缩方法。在此基础上,本论文对这种基于地形描述误差的TIN数据压缩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利用该方法对TIN数据进行压缩,得到了各阈值下的简化的地表网格模型。同时,还提出了DEM数据压缩评价指标,包括数值评价指标和可视化评价指标。利用这些指标可对生成的地形进行一定的数学定量和定性分析。 为了实践一些技术细节和进行数据实验,作者基于GIS功能组件--ArcGIS Engine,利用可视化开发语言C#,开发了一个DEM数据压缩软件。实验表明:基于地形描述误差的TIN数据压缩方法是实用和可靠的,并能较好地顾及地形特征,为DEM数字综合提供了一种技术手段。 最后,作为DEM数据压缩技术在地貌自动综合中的应用,本文利用基于地形描述误差的TIN数据压缩方法先得到简化的TIN,然后生成等高线综合图。这种间接综合法的优点是综合后的等高线比较协调,也不会出现相交的现象。实例分析结果反过来也说明了这种TIN数据压缩方法的质量。 但由于地形的复杂性,论文同时指出该压缩方法不可能适应任何地形,论文也还有一些不够完善之处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加强研究。
其他文献
煤矿井下开采范围的不断增加,引起上覆岩层乃至地表移动和变形,导致矿区生态环境破坏。研究岩层与地表移动规律对地表沉陷预测和控制、“三下”压煤回收及减轻采动损害等具有
随着各种信息获取手段的不断完善,空间信息分析面临着日益复杂的对象和海量的信息,一些传统的空间分析手段已不能满足地理信息系统和地球信息科学中海量信息的处理要求,这就
本文在石英砂和Hoagland营养液培养条件下,用浓度为0,10,20和40mmol/L的88Sr2+[88SrCl2]及浓度为0,5和10mmol/L的Ca2+[Ca(NO3)2]处理油菜幼苗(Brassica napus L.)(三叶期到六叶期),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