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皂苷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和吸收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mi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和目的: 固体脂质纳米粒(Solid lipid nanoparticles,SLN) 给药系统是目前国内外研究最热门的新型给药系统之一。 SLN是继乳剂、脂质体、微粒和毫微粒后发展起来的,以生理相容性好、体内可生物降解的天然类脂材料为药物载体的亚微粒给药系统。SLN在室温下通常呈现固态,具有聚合物纳米粒物理稳定性高、药物泄漏少的优势,又兼有脂质体、乳剂毒性低、能大规模生产的优点,是一种潜在的新型给药系统。 人参的主要活性成分是人参皂苷(ginsenoside),目前已分离并鉴定的人参皂苷达60余种,各种人参皂苷都有其独特的生理活性。大量研究结果表明:人参皂苷具有抗疲劳、延缓衰老、调节中枢神经系统、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心脑血管供血不足、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等作用。长期以来人参的主要给药途径是口服,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人参皂苷经口服的生物利用度低。 本研究选择SLN作为载体,旨在研制Ginsenoside-Rd的新型给药系统,通过制剂学手段,减缓药物的释放,延长人参皂苷在体内的停留时间,提高口服生物利用度。 方法: 1.比较几种固体脂质纳米粒制备方法:旋转蒸发.超声法、乳化-蒸发法、高剪切超声分散法和高压乳匀法;并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设计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处方组成和制备工艺条件; 2.建立Ginsenoside-Rd固体脂质纳米粒含量测定的HPLC方法;用凝胶柱层析法和HPLC法测定纳米粒的包封率;用透射电镜观察纳米粒形态;用光子相关光谱仪测定纳米粒粒径和Zeta电位;用透析法考察纳米粒的体外释药行为: 3.采用冷冻干燥技术将纳米粒混悬液制备成冻干粉针,对制备工艺及所得产品的性质进行初步考察; 4.采用大鼠在体分段肠回流实验,研究Ginsenoside-Rd固体脂质纳米粒的肠吸收行为; 5.建立生物样品中Ginsenoside-Rd的HPLC分析方法,通过大鼠灌胃口服Ginsenoside-Rd-SLN和对照液,测定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以统计矩计算载药固体脂质纳米粒在体内的吸收和释药动力学特征。 结果: 1.用高压乳匀法成功制备了Ginsenoside-Rd固体脂质纳米粒,成品呈淡蓝色乳光透明混悬液,颜色均匀。 2.(1)用电子显微镜负染色法观察纳米粒表面形态,呈表面圆整的球状,大小相近,分散均匀。用Zetasizer 3000(粒度测定仪)测定,所得三批纳米粒粒径分别为1034±17.9 nm,98±24.6 nm,107±38.5 nm;Zeta电位分别为-43.24±10.3mV,-41.54±9.3 mV,-50.14±8.9 mV;(2)包封率:(81.784±2.63)%(n=3)。(3)药物总浓度:(0.244±0.01)g/ml(n=3)。(4)载药量:(6.384±0.21)%(n=3)。(5)稳定性良好:在4℃下保存4周后,SLN粒径均稍有增加,包封率下降不明显。 3.(1)制得的Ginsenoside-Rd固体脂质纳米粒冻干粉均呈疏松,均匀,饱满状,加水轻摇即可良好分散。冻干粉西林瓶密封后,可长时间保存并保持外观不变。(2)Ginsenoside-Rd固体脂质纳米粒冻干粉水重分散后的外观和包封率变化不大。包封率:(82.20±2.53)%(n=3),第15天:(80.94±2.07)%(n=3),第4周:(79.75±0.77)%(n=3),第12周:(80.83±1.91)%(n=3)。 4.在体肠回流Ginsenoside-Rd固体脂质纳米粒和对照溶液在各肠段的吸收,结果表明,低浓度组在回肠和结肠段,纳米粒与Ginsenoside-Rd溶液的吸收率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高浓度组在十二指肠、回肠和结肠段,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5.SD大鼠灌胃口服Ginsenoside-Rd固体脂质纳米粒和对照液,结果表明纳米粒使得Ginsenoside-Rd在大鼠体内的平均滞留时间延长,呈现缓释效果,并且明显地提高了Ginsenoside-Rd-SLN的生物利用度。其中Ginsenoside-Rd-SLN组的Cmax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Ginsenoside-Rd-SLN组的平均MRT也较对照组延长(P<0.05);Ginsenoside-Rd-SLN组的平均AUMC,AUC0-t和AUCo→∞约分别为对照组的2倍,1.5倍和2倍。 结论: 综上所述,本实验成功制备了Ginsenoside-Rd固体脂质纳米粒,并确定了Ginsenoside-Rd固体脂质纳米粒的理化性质、质量评价及稳定性研究。Ginsenoside-Rd固体脂质纳米粒制成冻干粉后,有利于长期保存并且对包封率影响不大。在体内的吸收和释药动力学特征表明:Ginsenoside-Rd固体脂质纳米粒具有一定的缓释作用,延长药物在大鼠体内的平均滞留时间,并且可以明显提高Ginsenoside-Rd的生物利用度。
其他文献
摘 要:要提高中学历史教学关键在于历史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不断学习现代教学理论,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做反思型、学者型教师,立足课堂教学,努力实现教学目的,教学方式,评价方法的转变。  关键词:中学历史 教学    历史教学改革的主战场是其教学实施,理念的体现、课标的落实以及新教材的运用都是通过教学形式展现出来的,历史课程标准提倡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教师们积极探索多种教学形式,改变过去那种严格
半枝莲为唇形科植物半枝莲(Scuteuaria barata D.Don)的干燥全草,其主要生理活性物质为黄酮类化合物。半枝莲产地广泛,不同产地的半枝莲的化学成分也存在差异,本研究通过测定半枝莲药材中总黄酮,9种黄酮类单体和8种微量元素,用于10批不同产地药材的比较及评价,为半枝莲的多组分质量控制提供实验依据。临床研究表明,半枝莲在治疗肝癌、肝炎等病上药效明确,但具体的抗肝癌物质基础和机制尚不明确
利用知识的共性,构建高中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生物技术操作流程的知识网络,使本册的生物技术操作过程集中成一个专题知识网,举例说明如何考核和运用,并总结出一些学习
高职教育是我国教育序列当中的重要环节,而语文教学又是高职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必须结合职业教育的特色,为高职语文教学找到合适的教学路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国外留学生到中国学习汉语文字.本文通过对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来华留学生汉字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整合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
摘 要:学校的课堂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其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和全面发展,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师生的实际、学校的条件等因素,精心选择、设计适宜的教学策略,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有效学。  关键词:高中生物 课堂教学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锻炼提高多种能力和养成一定思想观念的主渠道。然而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实现用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