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连续组合梁承载力及内力重分布的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linglo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梁在工作状态时由于负弯矩处混凝土承受拉力容易开裂钢梁受压容易发生屈曲。这种力学行为与组合的概念相反,不利于连续组合梁的推广和应用。然而,近些年来双层连续组合梁在欧洲的诞生为该该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双层连续组合梁就是在传统单层连续组合梁的内支座负弯矩区设置钢筋混凝土板,并同样通过剪力连接与钢梁共同作用。因此负弯矩区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就由下层混凝土承担,减小钢梁的负担,提高了梁的刚度和承载力。 针对连续组合梁在我国的研究现状,本文主要研究双层连续组合梁的基本静力特性,包括不同剪力连接度时梁的弹塑性承载力和内力重分布规律以及界面滑移特征。研究发现了下层混凝土板可以在在较大程度上提高梁的弹塑性承载力,并显著降低内支座钢梁的应力,将应力峰值从内支座转移至边跨跨中。同时也发现剪力连接度与梁的弹塑性承载力和内力重分布分布呈比较复杂的非线性关系,这一点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进一步研究。研究表明,双层连续组合梁的弯矩重分布较单层连续组合梁更平缓,内支座和边跨跨中的弯矩重分布程度稍有减小,但变化幅度不大;下层混凝土板对上层混凝土板的界面滑移分布影响不大。通过研究可以让我们对双层连续组合梁的基本力学特性形成一定了解和认识,并有利于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展开。
其他文献
现代建筑的蓬勃发展促进了土木工程理论的发展,目前应用上部结构-筏板基础-地基三者的共同作用方法用于工程实践中是土木工程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它们不但满足静力平衡,还满足变形
高层建筑偏心支撑钢框架在地震作用下,耗能梁段率先受剪屈服,通过它的塑性变形来耗散地震能量,从而减小结构其他构件的受力,以保证整个结构的安全。本文着重就不同耗能梁段长度及
尾矿砂地基具有高饱和、高压缩和空间分布不均匀等特点。尾矿砂地基所表现出的低承载力和高变形特点使公路建设遇到该类地基时必须要进行人工处理。为了理清人工处理后的复合
树状结构作为仿生建筑的一支,近年来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随着国外出现众多具有代表性的树状建筑,学者们对它们进行了静力条件下的研究,而对其形态方面的优化分析和动力响应研究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建筑行业也迎来了进一步的发展,外观气势恢宏,结构复杂多变,综合功能强大的大空间建筑已经比比皆是。由于内部人员密集,设施复杂,大空间建筑的火灾隐患众多。同
本文对南友高速公路宁明段边坡进行勘查测试的基础上,分析了该段膨胀土边坡破坏的特点,针对南友高速公路宁明段边坡破坏的实际情况建立了相应的地质模型和计算模型,并决定将非连
频率法因其经济高效、简便实用的特点在索力测量方法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学者由频率和其他结构参数计算索力方面拟合了十几种公式,使频率法有很多计算选择;但是这
随着现代建筑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提出许多新的要求.现浇钢筋混凝土空心板作为一种新型的楼盖结构,由于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如结构自重轻、抗震性能好、隔热
钢结构由于其良好的力学性能、经济性能和使用性能,广泛地应用在厂房、桥梁、大型工业设备和建筑领域,现在更突出地应用于高层建筑上。由梁翼缘与柱焊接、梁腹板与柱高强螺栓
加筋板和板架在船体结构中有着广泛的运用,随着船舶的高速化和轻型化的趋势,以及高强度材料的广泛运用,使得船体结构的稳定性问题尤为突出。船体结构稳定性问题是船舶结构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