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网络应用上的普及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传统的贸易形态发生了根本改变。网络购物因价格和便捷性方面的优势迅速发展起来,从而形成了当今的电子商务。与电子商务同步发展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其作为电子商务中一种新型的支付结算工具,他的出现有效地降低了网上电子交易的风险,为电子商务整个交易提供了安全和强有力信用保障功能。当前我国第三方支付平台提供的服务涵盖面广,除为网络交易提供支付渠道之外还涉及众多公共缴费领域,大大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同时促进了经济尤其是电子商务的发展。于此同时,第三方支付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信用卡套现、参与洗钱、赌博等违法活动。我国在较长一段期间内对第三方支付平台都没有形成有效的法律监管,由此在一些第三方支付平台提供服务的同时也产生的负面问题,例如: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法律定位不明确、参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主体各方法律关系混乱、用户沉淀资金及其沉淀资金所产生的孳息使用、管理和权属问题、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网络洗钱等金融安全问题等。虽然我国于2010年5月针对第三方支付平台颁布了专门的法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对解决第三方支付中产生的一些列法律问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通过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法律属性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参照比较外国及其组织在解决相关问题时适用的具体规定和方法,在我国现有立法的基础上,并提出了相应地监管政策和立法建议。以促进我国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健康稳步发展。对建立健全我国第三方支付体系,改善运作体制及完善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有较大的实际意义。本文共分五个部分:首先对电子商务中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概念、操作原理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其次分析了参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剖析了我国当前第三方支付平台存在法律问题,最后借鉴境外相关法律法规,为完善我国第三方支付平台立法提出相关的建议,具体如下:第一部分主要通过对电子商务中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概念、相关操作流程进行的介绍。阐述了当前我国第三方支付平台发展现状。归纳出了电子商务中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含义、特点以及存在的价值。第二部分分析了电子商务中第三方支付平台相关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分别分析了电子商务中参与第三方支付的买家、卖家、银行等金融机构等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了电子商务中第三方支付平台存在的主要法律问题。其一、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法律监管机制不完善;其二、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法律地位认定不够明确;其三、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支付安全及责任承担没有明确,其四、对于第三方支付平台中沉淀资金的归属和由此产生的孳息的分配没有明确等。第四部分主要介绍了境外有关第三方支付平台立法现状。主要介绍了美国、欧盟和亚洲其他国家关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立法情况。第五部分借鉴境外的一些先进的做法,完善我国关于第三方支付平台提出了相应监管模式和立法建议。针对第三部分中提出的电子商务中第三方支付平台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相关立法及操作技术建议,从法律地位、业务范围、准入机制、部门之间的协作以及支付和信用风险控制等多个方面对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提出了可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