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礁滩储层预测与流体识别研究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xmingf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礁滩油气藏具有储集性能优良、丰度大、含油气性良好、产量高等特征,有着广阔的油气潜力。但生物礁滩油气藏属于岩性油气藏,其储层预测及流体识别一直是油气勘探的难点。本次研究,以SLG地区长兴组生物礁滩储层为例,在充分调研钻井、测井、测试、地质和地震资料的基础上,根据礁滩储层的地震和测井响应特征,形成了有一定针对性的地震预测技术系列。关键成果和主要研究内容如下:①较详细地介绍了生物礁滩的定义、分类,总结了生物礁滩储层的地震和测井响应特征、地质和沉积特征;②研究了生物礁滩储层地震数值模拟方法(包括适应于非均匀介质的MIVMAS地震正演、含流体介质的粘声波动方程地震正演、基于Gassmann方程和波动方程的AVO地震正演等方法),通过模型试验和SLG研究区实际资料的模拟,获得了生物礁滩储层及含流体的地震反射特征,如生物礁含流体储层及其下方地层的地震反射能量逐渐减弱,频率衰减及相位频散(波形下拉或时间延迟)等现象,为该区储层预测与流体识别奠定了基础;③研究和应用了基于层拉平的古地貌分析、三维可视化以及基于神经网络的波形分类等技术,能有效地刻画SLG研究区生物礁滩的分布;④提出了基于叠后资料的地层切片、地震属性分析、波阻抗反演以及时频分析的生物礁滩储层预测的方法。研究结果显示,SLG地区生物礁滩储层表现为中-强振幅、低频率、低阻抗、频率衰减梯度大(含气后)等特征,储层主要分布在生物岩隆和前缘斜坡相;⑤研究了适合于SLG地区生物礁滩储层油气检测特色方法系列,包括地震信号分数阶域Gabor变换方法,叠前弹性参数反演、流体识别因子分析以及双参数交会分析等方法。通过数值仿真测试和实际地震资料的应用分析,表明最优阶下的分数域Gabor变化具有最小的时频带宽积,能获得高分辨率的信号时频分布,从而获得分辨率较高的信号时频特征;低频伴影分析技术和时频吸收属性分析技术,充分利用了地震波的低频强能量和高频衰减信息;基于叠前反演获得的密度、横波速度、纵波速度等弹性参数以及泊松比、λρ、μρ、HSFIF等流体识别因子,对礁滩储层及含油气性进行了有效地预测;流体识别因子HSFIF对流体的敏感度最高,与井吻合程度高;最后通过双参数交会分析,指出了SLG研究区长兴组生物礁滩储层及流体的有利分布区。综上所述。通过以上方法的应用,对SLG研究区生物礁滩储层及流体的有利分布范围进行了有效预测,为钻井部署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2008年4~6月,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成都下东大街遗址进行了发掘。发现西汉至明清时期的道路、砖墙、水井、灰坑等遗迹以及大量的陶器、瓷器、钱币等遗物,其中包括一批较丰富的
非对称作战优势是信息时代陆军作战谋求制胜的关键所在,对创新陆军作战理论和提高军种制胜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制胜的机理主要包括基于体系支撑,谋求非对称势差优势;基
在《印度之行》中,爱·摩·福斯特着力表现历史而真实的印度,但实际上向读者呈现的却是神秘而复杂的印度,存在多面形象,带有西方殖民主义的痕迹。福斯特长期受殖民主
温室气体减排和能源的稳定供给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两个重大问题。开展CO2地质埋存与提高石油采收率的基础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应用MRI技术分别得到
分析了研究生党建存在的内部优势、劣势及面临的外部机遇和挑战。基于SWOT分析工具构建了包括顶层规划研讨,制度建设、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的"三个建设",党校课程体系、实践育
盐酸表柔比星是临床常用的肿瘤化疗药物,因该药是细胞毒性发泡剂化疗药,属于蒽环类抗生素,对皮肤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在输注过程中一旦发生外渗,会与体内核酸结合,引起组织损伤,导致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