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乔姆斯基提出约束理论以来,各种语言中反身代词的特性和指称一直是语言学界争论的热点话题。约束理论中第一原则指出照应语在其约束域内受约束,而反身代词属于照应语的范畴,因此约束理论与反身代词的属性及指称研究可谓是密切相关。基于这一理论,乔姆斯基和他的后继者们做了大量有关不同语言中反身代词的研究。其中,汉语反身代词的指称特性也受到了国内外许多语言学家的关注,像国外的Manzini和Wexler,Battistella,国内的程工,胡建华等人。
鉴于前人的分析,本文亦是以汉语反身代词作为研究对象,在约束理论框架下试图采用约束理论中的诸如C-统领、管辖、管辖域、约束原则等概念以及反身代词的屈折特性分析汉语反身代词的指称特性。在分析的过程中,本文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同时综合使用取自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包含反身代词的句子以使研究更具有效性和说服力。
汉语反身代词根据其屈折和指称特性,可分为汉语简单反身代词自己和汉语复合反身代词如他自己,我自己,我们自己等两种类型。汉语复合反身代词有诸如性、数、人称等屈折特性,这使得汉语复合反身代词只能选择与其具有相同屈折特性的先行词,同时约束理论中约束域的确定使其选择其特定的先行词,因而具有近距离约束和主语宾语同标等指称特性。而汉语简单反身代词却没有像复合反身代词所具有屈折特性,这为其远距离约束指称提供了潜在的可能,同时根据约束域的确定选择相应的先行词,因而具有诸如远距离约束、阻塞效应及主语倾向性等指称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