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协商民主理论源于西方政治学界对选举民主、代议民主缺陷的反思,它所强调的人民主权和公共利益、公民的平等参与和协商能力及相应的程序机制等内容,对于丰富和完善我国的政治协商制度有着重要启示。协商民主的理论和实践不仅仅属于西方,在中国也存在着不同形式和不同程度的协商政治实践,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我们逐步建立了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平台的政治协商制度。作为一种制度性选择,政治协商制度符合我国的历史传统和现实国情,对不断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具有重要意义。但应看到,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主体、观念、利益、冲突等领域的多元特征,给政治协商制度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这就需要我们立足于基本国情,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的积极成果,不断完善和发展我国的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势,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发展道路。本文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西方协商民主理论与中国政治协商制度的异同以及中国政治协商制度的发展历程及取得的成就和形成的经验;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了中国政治协商制度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根据中国政治协商制度存在的问题,探索进一步加强中国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