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及其近缘属植物5SrDNA的FISH位点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skill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柑橘因其巨大的经济、社会与文化影响力,使其在世界范围类广泛种植。由于其微弱的生殖障碍和多胚性,以及长期的栽培历史还有体细胞突变,这些造成柑橘分类极其困难。柑橘的中期染色体基本上都很短小,长度仅在1-4μm之间,而且它们的形态特征十分相似,缺乏鉴别标记,分类比较困难。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能准确把核酸序列定位在染色体上,结合传统细胞遗传学,为柑橘及其近缘属植物在分子水平上对染色体的结构有更加详细的了解,同时为染色体识别和基因物理定位等方面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快速、准确、有效的方法。本论文用5SrDNA作为探针,利用FISH技术,对柑橘属及其近缘属植物的5SrDNA位点进行研究分析,以期所获得的相关信息可以用于柑橘系统演化研究,以及为柑橘类植物染色体识别增加更多有效标记。另外,也进行了部分柑橘的二倍体与天然四倍体的5SrDNA位点差异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柑橘染色体制片及染色体原位杂交体系进行了一系列优化:染色体制片时不用火焰干燥,而是自然晾干,降低对染色体的损伤;针对探针特性减少杂交时间和洗脱次数,使其快速简便有效,省时省力。2.柑橘、金柑属和枳属16份材料的5SrDNA位点数目位点数目包含1、2、6三种情况,其中具2个位点的有13份材料。5SrDNA位点位置位于16份材料的体细胞染色体的第2、4、6、7、8、9号染色体上,尤其以位于7和8号染色体上的位点居多,7份材料5SrDNA位点位于8号染色体,5份材料5SrDNA位点位于7号染色体。除红桔5SrDNA位点位于2条染色体(6号和9号),枳5SrDNA位点位于4条染色体(2号、3号、8号和9号)外,其余具2个位点的材料其位点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其中供试的柑橘属植物13份材料染色体上有1-2杂交位点,除资阳香橙和尤力克柠檬为1个位点,其余11份材料均具2个位点。具2个位点的其位点一般位于染色体短臂近端部位置,且处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只有红橘的两个位点有所差异,一个位于一条染色体的短臂近端部,另一个位于另一条染色体的短臂中部。供试的金柑属2份材料,滑皮金柑和金弹都有2个位点,位点都位于染色体短臂端部,信号强度没有明显差异。供试枳属材料有1份材料,荧光原位杂交结果显示有6个位点,分别位于第2对、第8号和9号染色体上。3个位点染色体短臂端部、2个位点位于染色体短臂靠近着丝粒、1个位点位于一条染色体的随体部分。3.对柑橘属的3个生物型的天然四倍体与其相应二倍体的5SrDNA位点进行了比较。其中红江橙二倍体、化州橙二倍体的SSrDNA位点为2个,它们的天然四倍体有4个位点;资阳香橙二倍体5SrDNA有1个位点,其天然四倍体有2个位点。由位点信息可以推测,这几种材料的四倍体极有可能是二倍体直接加倍而来的。综上可以看出,柑橘及其近缘属植物的5SrDNA相对保守,位点信息并不是十分丰富。而5SrDNA数目和倍性有着很大联系,位点数目随着倍性增加有增加趋势,同时可以为多倍体的来源途径提供信息。
其他文献
本研究从2001年开始在沈阳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蔬菜试验基地进行。采用菌土置入接种鉴定方法,对辽宁省部分地区根肿病菌的生理小种进行了检测,初步研究了大白菜抗根肿病遗传模式、
本研究以“辽园多丽”番茄为试材,以现代生理生化测定技术、显微技术和环境控制技术为手段,研究探讨了夜间低温对番茄光合物质生产、积累与分配以及代谢的影响,并深入分析了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