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时代的发展,食品生物技术受到人们广泛关注。食品生物技术包括传统的发酵工程、酿造工程,也包括应用现代生物技术改良食品原料的其他生物技术,如基因工程、酶工程、蛋白质工程等。将糖基转移酶基因通过基因工程获得高表达量的糖苷化合物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糖苷化合物,由糖基转移酶催化形成,是茶树次生代谢产物的主要储存形式之一,其对茶叶的色、香、味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已发现的糖苷化合物主要有萜烯醇苷、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食品生物技术受到人们广泛关注。食品生物技术包括传统的发酵工程、酿造工程,也包括应用现代生物技术改良食品原料的其他生物技术,如基因工程、酶工程、蛋白质工程等。将糖基转移酶基因通过基因工程获得高表达量的糖苷化合物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糖苷化合物,由糖基转移酶催化形成,是茶树次生代谢产物的主要储存形式之一,其对茶叶的色、香、味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已发现的糖苷化合物主要有萜烯醇苷、茶皂苷、黄酮醇苷以及激素糖苷等。研究糖基化相关基因的糖基转移酶基因功能,可为深入了解茶树糖苷态化合物的生物合成及调控提供基础,对茶树新品种的选育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糖基转移酶基因在番茄等其他食品作物中的生物合成进行调控,可获得糖苷态化合物含量、营养及风味价值更高的优良品种,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本研究选择了UDP-糖基转移酶(UGT),在公共茶树转录组数据中筛选出所有与挥发性萜类糖苷相关的茶树UGT基因,并且CsUGT73D1在Me JA处理后表达量较高,表明其功能在植物胁迫防御中起作用。通过RACE-PCR获得CsUGT73D1的全长基因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反向遗传学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高通量测序获得的公共的茶树转录组数据库,并结合PSPG box的44个保守氨基酸序列以及同源序列检索等手段,获得一系列的UGT基因。茉莉酸(JA)是植物抗逆的主要激素,茉莉酸甲酯(Me JA)是JA的模拟信号分子,通过Me JA处理茶树叶片,有望找到与抗逆相关的UGT基因。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Me JA处理的叶片,发现CsUGT73D1被诱导表达,因此我们关注于CsUGT73D1基因。2.RACE-PCR技术显示,CsUGT73D1基因的全长序列为1470bp,编码489个氨基酸残基的糖基转移酶。推测蛋白分子量为55.01k Da,理论等电点为5.97。利用MEGA6.0软件对CsUGT73D1以及拟南芥和葡萄中相关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发现CsUGT73D1与Vv UGT73D1、Tc UGT73D1、At UGT73D1进化程度最接近,可能具有相似的功能。3.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CsUGT73D1基因在叶、雌蕊、花瓣和雄蕊中都有表达,但表达模式不同;不同激素处理的鲜叶的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CsUGT73D1基因在不同激素处理时表现的反应不同。Me JA在1小时内诱导CsUGT73D1的表达,但在较长时间内被抑制。通过比较,1 h GA处理不影响其表达,但在4 h和8 h诱导表达。而ABA处理不断诱导基因表达。这些结果表明茶树中CsUGT73D1的功能复杂。4.亚细胞定位在线预测Target P1.1显示CsUGT73D1很大可能位于细胞质中,CsUGT73D1和GFP融合蛋白的瞬时表达证实了这一预测。5.将重组质粒p MAL-c2X-CsUGT73D1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原核表达。使用0.6m M IPTG诱导重组蛋白,并使用直链淀粉树脂纯化从而进一步进行功能鉴定。6.将CsUGT73D1导入二元载体p CAMBIA2300中,并转化到根癌农杆菌菌株GV3101中,用于烟草和拟南芥中的异位表达。分别通过农杆菌介导叶圆片法和浸花法获得了过表达CsUGT73D1转基因烟草和拟南芥。与对照相比,两种转基因植物显示生长发育快和根较长,表明CsUGT73D1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7.与对照相比,过表达CsUGT73D1转基因烟草叶片表明发现具有更多的白粉虱,成熟叶比幼叶更多。该结果表明过表达CsUGT73D1转基因烟草叶和对照叶上白粉虱有显著的差异,CsUGT73D1对食草动物防御降低。根据已知文献白粉虱的多少与腺毛的多少及种类相关,因此我们对烟草的腺毛进行电镜观察。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显示,与对照相比,过表达CsUGT73D1的转基因烟草叶片的腺毛数量显著降低,与腺毛形成和发育相关的基因的表达表明CsUGT73D1在JA和/或GA信号通路中起作用。
其他文献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是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系统)中的一种关键酶,ACE能将血管紧张素I水解成血管紧张素II,同时释放缓激肽。二肽羧肽酶作为哺乳动物中一种重要的ACE,将血管紧张素I水解成血管紧张素II,并从C端有序的释放苯丙氨酸-精氨酸和丝氨酸-脯氨酸,但不切割酰胺键。本研究是在溶杆菌属(Lysobacter sp.)细菌基因组中发现两个与哺乳动物ACE类似的基因序列,以本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的预审稿将"数据分析观念"演化为分小学和初中两个阶段递进培养的"数据意识"和"数据观念"。数据意识指的是,面对具体问题时,知道数据的价值,形成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得到数据中固有和新增的信息及规律,从而作出判断和决策的习惯性心理倾向或心理准备状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教师需要设计学生能够理解、想要解决的真实问题,鼓励、引导学生探究,产生收集和分析数据的需要,进
麝香草酚/聚乳酸抗菌薄膜是一种新型包装材料,麝香草酚的添加赋予了它抗菌的功能,而聚乳酸是一种可完全降解的健康友好型基材,不仅具有高透明度、优异的气体选择透过性,还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该材料的诞生极大的迎合了消费者绿色环保的理念。目前用于蓝莓包装的多为传统惰性包装,仅仅通过简单的覆盖隔离起到保持水分、降低氧气的作用,并不能有效对抗致病菌,而蓝莓采后微生物腐败是影响蓝莓贮藏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将麝香草
豆粕,是大豆榨取豆油之后的副产物,营养价值丰富,而且营养素配比合理、含量均衡。因此,豆粕适用于饲养动物的植物性蛋白源,开展豆粕研究及深加工开发,对大豆资源的综合利用具有理论和实际应用意义。本实验运用微生物发酵技术,降低或消除豆粕中抗营养因子,同时可以降解大豆蛋白为具有活性的多肽、氨基酸等物质,从而有利于提高豆粕的营养价值和提高豆粕利用效率;在此基础上,采用酸提取法提取发酵后的大豆肽,并就大豆肽的抗
目的:对102例支气管扩张症病例的中医特点进行分析,探究支气管扩张症的发病节气、中医证型、证素分布等情况,以提高中医药在治疗支气管扩张症方面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1月至2020年10月因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发作首诊入院的病例共102例,分析发病节气与季节、中医病名的证素分布、使用中药汤剂以及临床转归等情况。结果:支气管扩张症以秋季发病最多。急性期发作患者中医证型以实证为主,兼杂虚证,102
亚硝酸盐是一种重要的食品添加剂,但亚硝酸盐的残留和积累具有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一直为人们所担心。本研究以具有良好的降解亚硝酸盐能力的L.plantarum FQR为研究对象,探讨亚硝酸盐诱导的L.plantarum细胞表面和结构特性应答反应及TCS参与调控,旨在为L.plantarum的亚硝酸盐应答机制的研究奠定基础。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随着NaNO2的浓度增加,L.plantarum FQ
目的对比分析结直肠癌患者应用常规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LCR)及经自然腔道取出术(NOSE)取出结直肠癌标本的效果。方法将随机选取的结直肠癌患者28例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患者提供LCR治疗及NOSE治疗。结果两组对比,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gM水平高于对
德国洋甘菊(Matricaria chamomilla L.)为菊科母菊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只有花芳香,具有抗炎、抑菌、止泻、降压降脂和抑制肿瘤细胞等作用;罗马洋甘菊(Chamaemelum nobile L.)为菊科春黄菊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全草芳香,具有抗炎、抑菌、利胆、抗焦虑和治疗湿疹等作用。两种洋甘菊的头状花序均富含萜烯类成分,是最为重要的药用部位。本文以德国洋甘菊和罗马洋甘菊的管状花和舌状花
乳酸菌作为一种益生菌,其在工业、农牧业、食品发酵工业、医药等领域内被广泛应用。因此,本实验筛选并鉴定一株具有广谱抑菌作用并能够分泌ClassⅡ细菌素的乳酸菌,筛选出能够促进ClassⅡ细菌素分泌的影响因素,从而得到该菌株的最佳发酵条件。具体试验如下:1.ClassⅡ细菌素乳酸菌的筛选、鉴定及ClassⅡ细菌素分离纯化通过牛津杯法、最小抑菌浓度实验(MIC)和实验16s RNA分子鉴定能够分泌细菌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