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豆藤属植物种质资源及其红外光谱比较研究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yuy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崖豆藤属植物种质资源比较丰富,在药材应用方面越来越广泛,但对其种质鉴别的研究较少。在崖豆藤属植物中,美丽崖豆藤,即牛大力,是南方道地药材,近些年市场对其需求量越来越大,野生资源逐渐匮乏,且人工栽培甚少,市场上其它崖豆藤属植物的参杂现象和药材质量等问题随之而来。本研究对收集到的崖豆藤属植物种质资源进行生物学性状比较,开展ISSR分析与评价,并对不同种质的崖豆藤属植物进行红外光谱整体分析与评价。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种崖豆藤属植物的主要相同点有:互生的奇数羽状复叶;没有偶数叶,没有对生的复叶,只有对生的小叶和托叶;小叶都具有一对托叶等。美丽崖豆藤区别于其它种质崖豆藤属植物的叶部特征为叶面、叶背和叶柄的被毛较多,小叶的长、宽、厚及叶柄长在平均数值上较大,叶子的折干率高于其它崖豆藤属植物叶子的折干率;根部特征为主根较长,较大,表皮较粗糙。2.经过改良的CTAB法可以快速提取量多、质好的崖豆藤属植物基因组DNA。使用多态性高、重复性好的9条引物对崖豆藤属植物基因组DNA进行ISSR-PCR扩增,共扩增出119条带,多态性条带总数为107条,多态性条带总百分率为89.9%。3.美丽崖豆藤与广东崖豆藤、网络崖豆藤的遗传距离比较大,遗传相似系数较小;广东崖豆藤与网络崖豆藤的遗传距离也较大,遗传相似系数较小。在ISSR聚类分析图中0.82处作结合线,可以将不同崖豆藤属植物材料划分为6个类群,可将美丽崖豆藤与其它种崖豆藤属植物区别开。4.红外光谱分析表明:不同崖豆藤属植物的根、茎、叶具有很多相同的红外光谱特征,如在3377cm-1,2925cm-1、1634cm-1、1033cm-1、572cm-1等处附近都具有吸收峰,表明都具有醇类或酚类、多糖、蛋白质、脂类、黄酮类、胺类、有机卤化物等成分;同时也具有许多差异之处,如美丽崖豆藤根部在1865cm-1、1009cm-1等处有特征吸收峰,茎部在1660cm-1、1028cm-1等处有特征吸收峰,叶部在1952cm-1、1049cm-1、473cm-1等处有特征吸收峰。
其他文献
目的利用假病毒方法评价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黏蛋白结构域分子1 (Tim-1)抗体在防治埃博拉病毒(EBOV)和马尔堡病毒(MARV)感染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通过转染EBOV及MARV糖蛋白质粒,
脑胶质瘤是被世界卫生组织所公认的死亡率较高的病症,该瘤体良恶性生长发育速度及病程时间存在显著差异性,并且由于该瘤体位于神经组织复杂的脑部,给临床治疗工作带来一定难度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只有明确党领导立法的实现路径与方式,健全党领导立法的工作机制与程序,才能真正将党对立法的领导纳入法治轨道。首先,依法确立党的重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止晕汤联合胞磷胆碱钠胶囊治疗颈源性眩晕的疗效。方法:3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5例。两组均给予胞磷胆碱钠胶囊治疗,观察组加用疏肝健脾止晕汤治疗。比较两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