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精度椭圆偏振技术在盘基片检测中的应用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al1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椭圆偏振检测是通过分析偏振光在待测物表面反射前后偏振状态的改变来获得待测物表面所镀膜层的厚度和折射率的一种光学检测方法。目前国内利用椭圆偏振检测的仪器,厚度的分辨率可以达到0.1nm,但是这仅仅停留在单一测量的水平上,而不能对表面形态进行还原。本论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椭圆偏振检测技术,该技术除了测量薄膜厚度和折射率外,还可以给出待测物表面物理参数分布图和粗糙度信息,这些对于研究盘基片表面的性质是很有必要的。  本文的主要工作有以下几方面:首先,编写了针对与单层膜的厚度和折射率的计算程序和图片灰度处理程序,该灰度处理程序对任意像素的图片进行处理之后,可以得到待测薄膜表面物理参数分布图和粗糙度信息。其次,设计了用于偏振片和步进电机之间传动的齿轮组,并通过对步进电机的细分控制提高了偏振片的转动精度。再次,以盘基片为测试物品,采用CMOS(Comple-mentaryMetal-Oxide-Semiconductor)相机作为探测器,对表面薄膜做了检测,得出薄膜表面物理参数分布图和粗糙度信息。实验结果表明,厚度的测量精度为1nm,折射率的测量精度为0.01。最后,对于整个检测过程的误差做了分析,并探讨了减小误差的方法。  本文中提出的采用CMOS相机在消光时刻及其附近拍照,然后对图片进行灰度处理,在保证高精度测量的同时,还可以得出待测物表面物理参数分布图和粗糙度信息。该测量方法在基片的表面检测当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场景模拟技术是当前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之一,建立在相似理论、信息处理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基础之上,以计算机和其他专用物理效应设备为工具,利用系统模型对真实或假想的系统进行试验
本文研究了柔性神经微电极的制备与微加工工艺。 神经微电极也称生物电子接口,是指在电子和活细胞组织间传导信号的电极结构。用微电极可以从电活性细胞组织中被动地记录下
近年来,随着多核处理器逐渐成为市场主流,多核编程标准也愈加受到关注。目前主流的多核编程标准主要有两个:Open MP和MPI。相比于面向消息传递系统结构的多核编程标准MPI,Ope
直线法(Method of Line,或MoL)是解决电磁场问题比较有效的方法。MoL的基本思想是:结合笛卡儿坐标系中解析法和差分法,对一个n维的偏微分方程,将其中n-1维变量离散化,用差分算子近似取代微分算子,使原偏微分方程转变为一组常微分方程,最后利用解析方法求出其通解。直线法保留了解析法、数值法的精度高和适用范围宽的特点。MoL已经被用于处理很多电磁场问题,它已成为目前最有影响的方法之一。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