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技奖励制度对科技创新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cxtct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我国科技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奖励制度是有效管理和促进科学技术研究活动的一种手段,是党、政府和社会给予广大科技研究人员所做独创性贡献的承认和肯定。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科技奖励制度经历了初创、停滞、恢复、快速发展、改革完善等五个阶段,基本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奖励制度。这些制度的颁布和实施,充分发挥了科技奖励对科技创新事业的评价、激励和导向的作用,体现了科技奖励对科技创新事业的宏观调控。科技奖励在激励了科技研究人员的创造热情,促进科技拔尖人才的脱颖而出和学术带头人的稳步成长,推动我国科技创新事业的稳步发展,早日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等方面也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我国科技奖励制度的指导思想是:鼓励科技创新,鼓励科研人员攀登科学技术高峰,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使用的激励机制,促进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转化,加速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步伐。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科技事业蒸蒸日上,科技奖励活动对科技创新的效用有所降低,甚至导致了科技界一些“越轨行为”。这些现象的出现对我国的创新型国家建设带来了极大的不利影响。因此,如何改革和完善我国的科技奖励制度,以利于发挥其对科技创新的积极影响,推动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进程已成为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将从以下五个部分研究我国科技奖励制度对科技创新的影响。第1章引言,主要论述了本文的选题依据、意义,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同时回顾了当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使本文的研究得以在一个深厚而丰富的基础上进行。第2章科技奖励制度与科技创新。本章是全文的理论基础,较为全面地阐述了本文涉及的全部概念,包括科技奖励制度、科技、科技创新等。同时,本章简要论述了我国科技奖励制度的发展、变革和现状。第3章我国科技奖励制度对科技创新的作用和影响。本章从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科技奖励制度对科技创新的作用和影响:一是科技奖励制度对科技创新的作用;二是科技奖励制度对科技创新的三大主体性要素(科技人员、科研机构、企业)的影响。第4章我国科技奖励制度对科技创新产生影响的原因。首先,从我国经济社会制度、传统文化心理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政府科技奖励对科技创新影响力比非政府科技奖励大的原因;其次,从科技奖励制度的不完善和“马太效应”两个方面分析我国科技奖励制度对科技创新产生负面效应的原因。第5章建立和完善适合当今我国国情的科技奖励制度。本章首先介绍了美国、法国、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的科技奖励制度,分析其在推动本国科技创新的先进经验。其次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改革和完善科技奖励制度的相关建议,以适合我国当前国情和科技领域的发展现状,进一步推动我国科技创新力的提升,加快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步伐。
其他文献
<正>【本刊讯】近日,十一冶集团工程技术公司顺利完成转炉厂二区连铸4#方坯冷床翻钢机油管改造项目。7月8日,十一冶集团工程技术公司炼钢保产分公司接到转炉厂交付的设备改造
激光产业作为光电子信息产业的核心组成部分,随着光电子产业的发展显现出强劲态势.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激光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从培育集中区域、加大资金投入、规范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与融合,互联网正式迈入Web3.0时代,也称移动互联网时代。该阶段以“应用服务”为中心,强调服务的移动性、泛在化、智能化、个性化与多
黑土是黑龙江省的主要农业土壤。广泛分布于该省中部,大兴安岭东南侧及小兴安岭两侧的山前丘陵漫岗。松嫩河流上游谷地,三江低平原的西缘也有其分布。总面积1.18亿亩,约占全
为了解太湖底质重金属污染状况,在对无锡地区的污染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地积累指数法对太湖底质的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了评价。
本文研究了TRIZ方法在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中的应用。首先概述TRIZ的核心思想,并提出基于TRIZ改进的求解步骤框架,在此基础上应用TRIZ方法解决问题的思路、步骤,构建大学生创
<正> 小花苣苔属(苦苣苔亚科—长蒴苣苔族)Chiritopsis W.T.Wang,gen.nov.(Cyrtandroideae—Didymocarpeae)
期刊
本研究采用社交焦虑问卷(IAS)和应对方式问卷(CSQ)对368名大学生进行测评,探讨大学生社交焦虑与应对方式的特点和相互关系,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应对方式
股票市场报道是财经新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随着国际国内股票市场的发展壮大,股票市场得到了越来越普遍的关注,这也促进了股市报道的成长。上市公司、金融中介、机构投资者、甚
本文以"九七"后香港影坛出现的《暗花》《江湖告急》这两类黑色电影为起始,分析了这两种电影文化在新世纪以后的华语电影中各自不同的演变发展。其中一支以杜琪峰、麦兆辉/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