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改造中农民的政治参与策略——以河南C村社区搬迁为例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33240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年来,中央对“三农”问题的持续高度关注催生了新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2006年,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农村社区”,在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农村社区建设的推进也变得更加快速和深入。农村社区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又一重大举措,更是一条科学发展的新路径。随着社会的不断的发展,城镇化建设成为了当前的热点政策话题,城乡统筹以及城乡一体化发展是针对进一步解决“三农”问题而提出的,同时又可以满足城镇化建设的需求。发展以农民需求为最终导向,构建完善的服务供给体系,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本支撑。  国家政策实施的过程,即是农民广泛的参与政治生活的过程。本文以一个村庄城镇化过程中的社区搬迁为个案,探讨农民的政治参与策略。通过对一个村庄的深入观察,以政府的工作和农民的参与为主线,分阶段的阐述农民的政治参与策略。文章首先对搬迁公告下发之后农民的心理反应做了描述,分为三个方面,即为理性的“向钱看”、思想转变和道德的缺失、封建传统的思想。第三、四、五章分别详细的描述了农民参与过程,分为拖延、对抗、顺从三个阶段,以村庄发生的事例呈现出农民的参与方法和策略。最后一章得出三个结论,一是农民在参与过程中的“两个预设”,二是农村社区以及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政府动力是主要的推动力量,三是政府的发展规划要契合农民的切身利益。
其他文献
腐败是社会乱象滋生的重要根源,也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突出社会问题。改革开放以来,腐败及其治理一直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主题之一。自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党和政府始终把惩
民主测评作为高校领导干部考核工作的一项重要的制度和方法的创新,是高校领导干部考核工作中的重要实践成果和制度成果。民主测评作为高校领导干部考核过程中的重要程序和基础
本文是从人口移动的角度出发,研究民族旅游村寨德夯村文化变迁的问题。   德夯村是一个五百多人的苗族聚居村,地处湘西,位于大山之中。旅游开发前,由于交通不便、村民商品意识
H村位于福建三明市永安市西南地区,古有永安“城防前卫”之称,现处中国东南地区重点林区,村庄森林覆盖率达81.4%,靠山吃山,H村村民也从村中林地获取大部分经济收入。回顾H村的集体
对于普通农民而言,土地是其基本的生产生活资料。对于国家而言,经济发展离不开农业提供的物质基础。从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允许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融资起,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