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网络通信等传媒的高度发达,产品可以在短时间内从设计阶段,快速大量生产,进入消费市场,并被市场接受。但随着社会环境越变越差,环境意识正在苏醒,市场要求制造商提供绿色产品。正是此时,欧美等国颁布了ROHS和WEEE等严格的环保指令,迫使制造商提供环境影响小、资源利用率高的优质绿色产品。本文从这个实际需要出发,以飞利浦等公司的成功经验为基础,讨论短周期非标化产品的绿色制造管理,希望以此为契机改变中国目前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的传统制造模式。本文首先从电子有害物的社会危害和市场竞争环境对企业生存压力出发,引入短周期非标化产品的绿色制造管理这一概念,再从设计、供应商和一体化的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运作三个方面论述了怎样进行短周期非标化产品的绿色制造管理。(1)在绿色设计管理方面,介绍欧美和中国的法律,企业通过原材料的选择及控制产品设计要求(可回收性、可装配性、可拆卸性、可加工性、模块化)和制造设备的柔性把环保的模糊概念转化成明确的产品质量要求。(2)在供应商管理方面,由于短周期非标化产品的供求起伏大,对特定供应商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共担风险、共享利润,并介绍在环境管理体系下的供应商评价标准。(3)一体化的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方面,论述组织机构重组和一体化体系的建立,特别介绍生产过程的作业程序。本文还就中国企业盲目出口欧盟非绿色产品将可能导致诉讼提出忠告;但本文未就WEEE针对的绿色电子产品回收进行展开,这是一个更加复杂的问题,有待有识之士作进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