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束精炼高纯镍基高温合金用Ti-Ni中间合金的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zgm_197809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镍基高温合金优异的抗腐蚀性能、抗蠕变疲劳特征、红硬性及抗热疲劳特征,在航天航空和石油化工等条件要求苛刻领域被广泛应用。Ni元素是镍基高温合金中的基体元素,Ti作为一种重要的强化元素在提高镍基高温合金性能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进入γ固溶体中的钛所占比例大约是10%,这10%的钛在高温合金中起固溶强化作用,约90%钛进入γ’相中,在铝元素一定含量的条件下,随着钛含量增加γ’相数在合金中所占比例增加,γ’相数所占比例增加能够提高高温合金在室温和高温条件下的强度。镍基高温合金熔炼过程中,合金元素的添加有两种方式:一是直接添加纯元素;另一种是添加该元素的中间合金。由于纯元素的熔点较高,在高温合金熔炼的温度范围内,直接添加的纯元素并不能迅速熔化,而是通过合金化的方式溶解到熔体中。在该过程中,Ti元素易于氧、氮相结合,如果合金熔体中有一定量的氧、氮等气体杂质元素,会迅速形成难分解的氧化物、氮化物,严重影响合金性能。而中间合金的熔点较低,若通过中间合金的方式添加,在熔炼的温度范围内,会迅速熔化并与合金熔体充分混合,避免夹杂物的形成。基于上述这些问题,本论文通过电子束熔炼制备得到初级中间合金,分析了氧、氮元素在合金基体中的分布,明确了在提纯的过程中固溶态氧、氮元素及其夹杂的去除方式,得到了精炼提纯确定成分的中间合金的最佳工艺。通过分析得到结论:Ti3Ni合金的熔点最低,较为适合作为目标合金。精炼所得铸锭表面有一层凝壳层,表面凝壳层中的物相组成主要为α-Ti,除此以外,还有少量的Ti2Ni相以及TiN、TiO2析出相产生。基体的组成为富Ni的Ti2Ni相、富Ti的α-Ti与Ti2Ni的共晶相以及少量弥散分布的α-Ti相。且凝壳层中的O、N元素含量远远高于基体,基体中O、N元素主要富集在α-Ti与Ti2Ni共晶组织中,Ti2Ni组织中最少。熔体表面及近表面区的TiO2夹杂物主要以溶解的方式去除。此外,TiN溶解的最低温度为2671.5 K,电子束作用下的熔池的最高温度为2681.2 K,略高于夹杂物的溶解温度,因此,熔体近表面区的夹杂物可通过溶解的方式去除。实现夹杂物分解去除的最低温度为1847.6K,远低于熔池的局部最高温度(2681.2 K)。因此,上浮至熔体表面的TiN夹杂物受到电子束的轰击从而产生破键作用,分解的产物在高真空环境中被泵体抽出炉外。故TiN的去除机制主要为分解去除。
其他文献
随着信息多媒体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技术、数字媒体技术得到迅速发展,而图像、视频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与人们的生活更是息息相关。相机、摄像机、手机、PC等多媒体设备的
量子纠缠是量子信息理论中最重要的物理资源之一,在量子保密通信,量子隐形传态、密集编码,量子计算等应用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最近国内外研究热点的量子计算机就是一
长期演进移动通信作为第四代蜂窝移动通信的主要规范,近年已占据了商用通信的极大份额。第四代移动通信在移动宽带服务上提供了丰富的业务种类和较高的服务质量。此外,其在公共安全等专网通信领域的应用也已广泛铺展开来。专用小型LTE基站是伴随专网通信的出现而出现的一种小微型LTE基站系统。本论文基于对公共安全领域的通信系统建设要求中可视化业务无缝切换特性展开研究,对小区切换行为产生的时延来源进行分析,在信令流
现阶段,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发展,其背后所衍生的养老问题已经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对于我国来说,由于“未富先老”以及“快速老龄化”的情况愈发普遍,在这一背景条件
随着全球生产分工的高度细化、全球贸易的发展,出口企业的产品质量已然成为影响企业加成率的关键因素。与此同时,我国的出口贸易企业也正面临着国际分工地位难以提升,企业的
基片集成波导(Substrate Integrated Waveguide,SIW)是一种新型的传输线结构,其具有插入损耗低、利于集成等优良的微波性能,已经被广泛地用于微波和毫米波电路当中。基片集成波导的损耗主要来自于介质损耗和金属壁的趋肤效应带来的损耗,其中金属壁的趋肤效应带来的损耗是我们无法避免的,而介质损耗随着我们所选的介质的不同而不同,因此,当所选介质的损耗较低时,例如空气,我们就得到了损
近年来,随着零件微型化和集成化的趋势日益凸显,微型零部件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从而推动了微成形技术的发展。本课题从传统微成形工艺的不足和准静态下微尺度材料成形性较差的
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整个社会对于油气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国家加大力度对油气资源进行勘探与开发,钻井深度越来越深,钻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也越来越多,各种的技术创新不断产
表面清洗技术在机械零部件修复/再制造过程中应用广泛,是受损和废旧零件修复、测试和装配的前提。针对传统清洗技术损伤基底并且危害环境的缺点,本课题以典型汽车发动机缸体
随着信息技术的蒸蒸日上,互联网特别是其中的移动互联网日益成为人民群众生活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人们越来越热衷于在各种网站上和移动应用中发表自己的评论,面对这些迅猛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