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及其法律对策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krs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我国也在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快速发展的同时,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才是我们追求的新目标。企业在追逐经济利益的同时,还应做到保护生态环境,上市公司作为我国各行业企业中的龙头,更应该带头,遵守履行环境信息公开的义务。随着投资水平的提高,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投资者不仅仅只关注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上市公司公开环境信息,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的表现,对投资者的投资决策行为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因此,投资者对于上市公司环境信公开方面的要求变得更高。提高上市公司环境信息公开的质量,有助于更好维护公司股东、投资者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权益,更好的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公开的完善,可以更好的监督上市公司的环境行为,对上市公司报喜不报忧的行为进行制约。最终使得上市公司对其环境信息的公开足够重视,承担起与其经济发展地位相适应的社会责任。本文从对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公开的现状出发,进行梳理和分析,将我国目前对上市公司环境信息公开的制度划分为法律、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和规则指引类文件四类,通过制度间的整理和比较,归纳制度的特点和反映的问题,对我国上市公司在环境信息公开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逐步推行上市公司环境信息的全面强制公开,制订环境信息公开的细则,增强公开环境信息的可比性和可操作性,对于违反环境信息公开义务的上市公司,如何处罚适当,避免处罚过轻,让其违法成本高于守法成本,同时监管部门更好的履行自身的职责,最终实现上市公司在环境信息公开上的进步,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其他文献
通过7年芽变筛选,在地方短枝杏的基础上,增加嫁接群体数量提高了变异概率,筛选出龙田黄杏(编号DV-2)矮化杏树新品种。该品种树体矮化或半矮化,树高为对照的61.3%~65.7%;同时早花早果明显,
对于注意偏向,国内外研究者大多数以焦虑症患者、抑郁症患者、不同心理健康状态、精神状态以及不同人格特质等方面的人群为主,主要研究注意偏向的成分或影响机制等,按注意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