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三角洲的越南人在母信仰中体现的人生观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zh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在地理,人口,历史和文化等方面独特特征,越南被认为是一个有着多种宗教信仰的国家。除了外来移入的现代宗教方式如:佛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之外,还有在越南本土形成的宗教,比如:高台(Cao Dai),和好(Hoa Hao)。如今,在越南的一些民族地区依然存在原始信仰或京族的民间信仰,像:先祖崇拜,城隍崇拜和母亲崇拜,其中母亲崇拜是最具有象征意义的。  “母”信仰,即尊敬母亲和女性,它认为母亲是缔造者,保护人的生存和发展以及整个国家。“母”信仰表达的是“饮水思源”的美德,可以增强社会稳定性的认识以及感谢女性在过去和现在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然而,信仰本身含有潜在的因素。它能导致迷信和旧风俗,进而危害人的幸福,健康和生命,影响社会关系的健康发展,阻碍旨在造福我们党和民众先进文化的构建和发展。因此,有必要全面地了解信仰,“母”信仰,特别是关于社会现状的“人类生活”方面。  “母”信仰源于越南社会地域文化,地域经济和地域政治特征,其根基是稻田水农业,因此,“母”信仰具有内生源。然而,“母”信仰在发展过程中亦接收了大量外源文化价值和信仰,如:道教,佛教,孔教等,由此形成很多独一无二的特征。所以,“母亲神”和“母亲宗教”的诞生中包含现代宗教的组成因素,但“信仰”因素依然具有突出地位。  与鉴定宗教标准相比,母亲崇拜并不是宗教而是信仰。尽管母亲崇拜只是信仰,但是它的确表达了越南人民的生命哲学。那是一种更加紧密接近自然的抱负,爱国主义美德的吸收,客服困难和偏见的梦想,以此获得更高更好的价值,尽管在社会中这些显得很过时。  总之,撇开所有的迷信,旧风俗以及发生在一些地方的“商品化崇拜”,必须承认“母信仰是越南人民崇高的、美丽的精神价值和文化价值。这是在长期历史进程中提炼的精华,社会权利的标志以及越南民族在其文化传统的创造和无尽的发展。母亲已经成为建设和保卫国家意愿的象征,以及越南人民爱国主义的象征”。
其他文献
本文立足于韦伯关于经济伦理的研究,试图以之为模型考察当代经济行为的管理规范。文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详细梳理了他关于新教伦理与近代理性资本主义精神之间的关系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