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三维信息提取与可视化研究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zzdlily_6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类对地下水资源的不断开发利用,地下水的空间分布形态、变化规律受到人为的影响越来越严重,由于不合理开采而引发了地面沉降、地下水污染等一系列灾害。同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地下水资源的数字化、信息化也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本文就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力图通过地下水三维空间信息的提取与可视化研究,为地下水资源管理部门提供丰富的、可视的辅助决策信息,为地下水的数字化、信息化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论文首先根据离散的观测井水位数据,利用普通克立格插值方法建立了类似于数字高程模型的数字水位模型。并在此过程中,针对传统克立格方法在观测点较少的区域插值结果不够理想的情况,对它进行了改进,减小了估计误差。 然后,论文在此数字水位模型的基础上,运用OpenGL实现了地下水位的准三维显示。同时,用等值线和流线来表示水位的空间分布、地下水汇流的方向,利用Visual C++的时间器实现了不同时刻水位的动态显示。根据降落漏斗的实际意义,结合数字水位模型的特点,建立了它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根据种子算法提取出它的位置、范围信息,并进行可视化表达。根据地下水分水岭的实际意义,提出它的概念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数学形态学方法,设计了特定的结构元素以及形态学运算,从数字水位模型中提取了地下分水岭,并进行可视化表达。利用地统计学的半方差分析工具,结合变异函数图,对水位的空间变异性与分形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 最后,论文以苏锡常地区为研究对象。利用上述方法对区域内1996年到2000的第Ⅰ、Ⅱ承压水进行地下水三维信息提取与可视化应用研究,在分析研究结论的基础上,从地面沉降防治的角度提出了一些建议。 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 (1) 运用数学建模与三维可视化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地下水空间信息。提出了地下分水岭、降落漏斗的数学模型,实现了基于数字水位模型的特征信息自动化提取与可视化。 (2) 运用地统计学的理论、方法进行了地下水水位的空间变异性与分形特征研究。提出了地下水各向同性与自相似性的尺度问题,引出了地裂缝方向性与含水层各向异性关系的思考。
其他文献
我国的县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即便发达省份也由于历史、资源、政策等方面的影响,存在很多欠发达的县域地区。菏泽市是山东省县域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如何因地制宜提高其整体竞争力
本文对旅游地发展中的空间竞争与区域合作进行了研究。文章依托旅游系统理论和竞争力理论,在总结国内外空间竞合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界定了空间竞合的内涵与类型;其次探讨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是全球环境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人类活动导致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对区域生态变化乃至全球变化的影响及其反馈机制,是目前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研究的
江西定南大湖泥炭剖面的孢粉学研究,旨在弥补我国华南南岭山地孢粉气候资料的不足,本研究利用76块样品的孢粉分析结果、17个校正后的14C测年数据,结合剖面岩性状况并参考国内外
地质旅游资源是具有旅游价值、能为旅游开发所利用的各种地质遗迹资源,是漫长的地球演化历史过程中留给人类的宝贵财富。但在目前的开发过程中,不少地质遗迹资源存在着过度开发
本文运用行为地理学的相关理论研究了安徽省农民工的购物消费行为空间,明确分析了该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基本框架。研究的主要内容为:安徽省农民工购物消费行为的空间状况、空间特
自1990年波特在其《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产业集群”的概念以后,作为一种指导区域发展的新理论,产业集群理论的研究和应用便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虽然产业集群理论产生
本研究以广州市西汉南越王博物馆为具体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法、观察法、访谈法和文献研究法等方法调查游客对南博馆解说服务设施的期望、感知实绩和满意度。运用归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