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视频监控系统、GPS以及其他的数据采集设备的迅速发展,使得人们能够搜集到大量的诸如车辆、行人、船只等移动轨迹数据。在已有的研究中,大多数现有的工作都集中在分析轨迹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视频监控系统、GPS以及其他的数据采集设备的迅速发展,使得人们能够搜集到大量的诸如车辆、行人、船只等移动轨迹数据。在已有的研究中,大多数现有的工作都集中在分析轨迹的形状和聚合上,而对于轨迹属性的分析确很少,然而轨迹数据在建筑规划、交通管理以及交通导航等很多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因此通过合适的可视化方式来处理这些轨迹尤为重要。在本文中,我们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混合2D/3D的基于层叠的轨迹墙可视化方式,以此来探索和研究轨迹属性以及属性间的联系,并通过交互式的方式检测轨迹的异常情况。轨迹的空间属性通过虚拟的3D空间中的2D地图作为参考,轨迹以条带形式表示。轨迹的时态信息通过堆叠顺序体现,即一组轨迹数据集根据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依次堆叠而成一个轨迹墙,垂直相邻的条带片段对应于与轨迹点的时态相邻。速度属性通过颜色体现,结合该设计方案提供的速度自由输入机制与颜色编码来完成轨迹的异常检测。为解决3D空间中可能出现的交叠现象,该设计方案提供了一定的交互机制,用户通过旋转机制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整个轨迹及显示场景。对于数据量较大的轨迹或者类别差异较大的轨迹数据集,本设计方案提供了通过学习的方法对轨迹进行聚类计算以将轨迹数据分成不同的组别,进而通过交互机制选择需要研究的轨迹组别进行可视化研究分析。由于显示屏幕的高度限制,当轨迹数量较大的时候,在轨迹墙顶部的轨迹将不可见,因此我们提供移动、放缩、旋转以及轨迹运动的重现等交互功能对轨迹场景进行多角度观察分析以帮助用户更全面的了解轨迹信息。本文通过对模拟和真实数据进行可视化显示及结果分析,并通过与其他已存在的可视化方法进行比较,验证本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其他文献
从等值线图自动绘制的发展历史及现状可以看出,断层等值线图是平面等值线图的一部分,含断层的等值线图的自动绘制技术发展缓慢,半手工绘制带断层的等值线图的现象还普遍存在。本
无线局域网WLAN的成熟和广泛应用,为无线节点移动漫游提供了可能。当移动节点在不同的网络间移动时,不能正常地接入Internet获得网络服务。目前,移动IP是公认最好的网络层解
属性路径查询(Property Paths Query)是RDF图数据管理中的一种基本查询,由SPARQL1.1引入,并成为W3C的官方推荐标准。现有的属性路径查询方案均基于多重索引,经过多次迭代查询
随着Internet技术的迅速崛起和在全球范围内应用的飞速发展,信息共享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要求,地理信息也不例外。集成分布式的、异构的信息一直是数据库领域的一个活跃的研究方
在计算机网络迅猛发展的今天,网络安全问题日愈重要。当前许多研究机构将研究重点由以防火墙为核心的被动防御转向以入侵检测系统为核心的主动防御,其关键技术——入侵检测技术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主机在子网间的移动成为强烈的需求。移动IP协议作为传统IP协议的补充,为解决移动型计算机在子网间自由无缝漫游提供了一种方案。移动节点
工作流管理技术是实现企业业务流程管理自动化的一项重要的技术。然而,现代企业信息系统的分布性、异构性和自治性的特征越来越显著,传统工作流管理系统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企业
传统的负荷预测方法往往具有预测精度不高、鲁莽性差、不能表述复杂的非线性关系等缺点。而基于智能计算方法的神经网络技术和模糊理论用于负荷预测都善于处理实际中由不确定
随着光网络带宽需求的不断增长,DWDM技术在长距离光通信系统中迅速发展,每根光纤可以进行几百到上千个波长的传输,每个波长可承载10Gb/s以上的信号。以光束交换为核心的交换设备
本文在分析了WMS规范、SLD规范以及Web服务框架的基础上,深入地分析、研究和对比了Web地图服务的关键技术:SLD、可扩展矢量图像(ScalableVectorGraphic,简称SVG)以及负载均衡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