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缝斜孔植筋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剪切性能研究

来源 :桂林工学院 桂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lo161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预埋交叉倾斜植筋的9块试验板块进行了剪切性能试验,研究探讨了在混凝土路面断板裂缝治理过程中,不同钢筋直径(Φ8mm、Φ10mm、Φ12mm、Φ14mm)、在不同的植入倾斜角度(30°、45°、60°)试验条件下,宏观上植筋破坏时的最大剪切力和微观上植筋内部受力的分布情况,得出了相一致的结论,并确定了植筋倾斜角度与直径之间的关系,得出了钢筋植筋的最佳倾斜角度和最小直径;用一个预埋钯钉板块,进行了试件破坏时的最大剪切力比较。利用碳纤维棒做了对比试验,为今后植筋技术的工程设计和应用提供理论指导。本试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1)(Φ8mm)圆钢不如螺纹钢筋作为植筋的效果理想。 (2)相同直径(Φ12mm)、不同植筋角度条件下,植筋的最佳角度是39°。 (3)相同角度(45°)、不同直径(Φ8mm、Φ10mm、Φ12mm、Φ14mm)植筋条件下,随着植筋直径的增大,其能承受的剪切力也在增大;直径为Φ12mm的钢筋植筋已能满足行车荷载的要求。 (4)相同直径、相同植筋倾斜角度条件时,碳纤维棒比螺纹钢筋承受的剪切力小,且成本较高,但为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植筋技术提供了新思路。 建议采用直径Φ12mm、倾斜角度39°、间距15cm的钢筋植筋,用于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裂缝的治理:并提出了不同植筋间距和植筋直径的设计值。 在高速公路路面断板综合治理工程中,该项研究的部分成果得以应用,显示出用跨缝斜孔植筋法修补路面断板的良好治理效果。“跨缝斜孔植筋修补法”不仅能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延长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还将为我国的公路建设事业节省大量修复资金、创造出更好的经济效益。
其他文献
当前,土木工程结构健康诊断、损伤识别研究是一个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这一领域的研究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应用前景。实测自由度不完备、数据误差以及模型误差是制约结构损伤识别发
污水处理技术随着社会的需求在不断发展、改善和进步。由于排水标准的不断提高和土地成本的不断增加,膜生物反应器以其高效、优异的处理效果以及低占地面积日益受到重视,但膜污
随着我国建设的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超长混凝土结构,为避免伸缩缝带来的诸多不便,如何解决超长混凝土结构中由于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引起的裂缝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为基础设施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岩体隧道工程,近年来在我国无论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有了长足的进展。其中有相当数量的隧道工程建设在山区,隧道岩体作为非均匀介质,其力学性质与土
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是一种新型的结构体系,由于它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较高的承载能力,显著的经济效益等优点,越来越多的高层、大跨结构中开始应用方钢管混凝土柱作为竖向支撑
随着各国对结构抗震的重视和研究的深入,振动控制已成为建筑物抵抗地震作用、减小地震响应的一种有效方法。软钢阻尼器作为结构被动控制耗能减震装置的一种,由于其构造简捷、
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国际水协会开发的活性污泥模型(Activated Sludge Model,ASM)已经在国外得到大量运用,但国内对这方面的研究和应用还十分缺乏。在1999年,国际水协
学位
纤维具有优良的吸油性能,常被用作水处理中的除油材料。但是,纤维吸油后很难清洗再生,这不仅污染环境,还造成了很大的材料浪费。因此,在探讨纤维除油特性的同时,研究纤维的清
对建筑结构损伤识别是进行安全性评定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国内外损伤识别技术在桥梁和桁架结构方面有很大的进展,而对于跨度较大、空间性较强且属于超静定体系的网架结构,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