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早发型和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母体并发症情况、终止妊娠时机及方式、围产儿结局的影响。探讨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期待治疗延长孕龄与围产儿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2011年1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院产科住院分娩的病例,将重度子痫前期患者239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发病孕周分为两组即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34周为A组,共115例,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34周为B组,共124例。A组患者病情平稳按患者是否接受保守治疗,将其分为2组,A1组,入院后给予期待治疗;A2组患者入院后经积极治疗24-48h后,无明显好转终止妊娠,除外病情危重者。根据病情对期待治疗组患者进行镇静、解痉、降压、促胎肺成熟、改善微循环及营养支持等治疗,同时对母儿进行严密监测,据病情、孕周、母儿情况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适时终止妊娠。结果:1.早发型组入院时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大于晚发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发型组的终止孕周早于晚发型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相比较,早发型组胎盘早剥、HELLP综合征、产后出血、低蛋白血症、肝损害、眼底病变的发生率较晚发型组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早发型组中A1、A2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 A、B两组患者的分娩方式均以剖宫产为主,早发型组的剖宫产率大于晚发型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A、B两组围产儿结局相比较,早发型组新生儿轻、重度窒息及胎儿窘迫、胎死宫内、新生儿畸形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晚发型组,其中新生儿轻、重窒息的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发型组中A1较A2组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新生儿轻、重度窒息的发生率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与晚发型相比,更易伴发低蛋白血症、血小板减少、眼底病变、产后出血、子痫等多种并发症。2对于围产儿结局,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较晚发型更易发生胎儿窘迫、新生儿轻、重度窒息等。3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进行期待治疗是可行的。延长孕周可获得较好的围产儿结局,母体的并发症无明显的增加,适时终止妊娠是关键。4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剖宫产发生率较晚发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