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生骨片对后牙区牙种植体骨结合的影响。利用共振频率测量仪(OSSTELL测量仪)测量服用与无服用生骨片患者种植体无负载骨结合过程中(术后即刻、术后4周、术后8周、术后12周)的稳定系数(Initial implant stability,ISQ),以明确种植体骨结合后次级稳定系数的范围、种植体无负载状态下稳定系数的变化以及生骨片对无负载状态下种植体稳定系数的影响,为今后种植体的负载时机、种植术后的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自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佛山市中医院口腔医疗中心就诊的后牙区牙列缺损的患者中,按照研究预定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取60例后牙区牙列缺损患者纳入研究对象。实验按照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制定,将纳入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处理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患者均予口服头孢呋辛酯片、替硝唑片、布洛芬缓释胶囊,处理组在此基础上加服生骨片,对照组在实验研究期间不服用任何中药及中成药药物,仅给予常规基础药物治疗,实验监测疗程为12周。通过OSSTEL共振频率仪分析、记录两组研究对象的种植体植入时、植入4周、8周、12周的种植体稳定性系数(ISQ)。结果:1、术后即刻,处理组上、下颌区种植体ISQ值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4周,处理组上、下颌区种植体ISQ值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8周,处理组上、下颌区种植体ISQ值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2周,处理组上、下颌区种植体ISQ值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无论处理组、对照组,下颌区种植体ISQ值在术后即刻、术后4周、术后8周、术后12周均高于上颌区(P<0.05)。3、无论处理组、对照组,种植体ISQ值在术后4周降至最低值,在术后8周、术后12周逐渐上升(P<0.05)。结论:种植术后的早期阶段服用生骨片,可提高处于最低值阶段(种植术后3~4周)的种植体总体稳定性,有利于提高术后4周、8周种植体的ISQ值,增加种植术后种植体的总体稳定性(骨组织破骨活动活跃期),减少种植体-骨组织愈合的关键阶段面临的脱落风险,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