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策略研究

来源 :重庆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taaa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具有多重功能与奠基作用,在义务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语文课程是开放、创新、有活力的,应满足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需求,要确立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目标,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形成相对稳定而又灵活的实施机制,不断地进行自我调节、更新与发展。基于此,学校应在国家课程计划、课程标准规范及国家课程目标的引导下,结合学校特殊的教育条件与办学特色,对课程进行创新性的整体规划。教师应转变观念,树立课程资源开发意识,增强课程意识,结合学校教育实际,对国家课程进行再度开发,从而改变被动执行国家课程的角色,成为课程的主动开发者,并在这样的教育实践中,提升专业能力。为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与发展的需求,将国家统一的理想化课程转变为学生实际需要的课程,学校与教师应积极地对国家课程进行“二度开发”,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本文结合重庆市S小学实际情况,对小学语文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探索。论文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如下:绪论部分,对本研究的缘起、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研究设计做了简要阐述。第一部分,主要探讨小学语文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理论与现实基础。第二部分,根据学校教育实践,阐述了小学语文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主要内容,包括:小学语文课程目标的具体化与细化、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选择与重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预设与生成、小学语文课程校本化实施评价的多样性。第三部分,从学校教育情境的分析、小学语文新课程的理解、小学语文课程内容重组及目标细化策略、小学语文课程资源选择与重组策略、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与策略、小学语文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评价策略六个方面探讨了小学语文校本化实施的基本策略与操作程序。第四部分,为本论文的结论与展望。
其他文献
缺血性中风复发是导致患者死亡、再次住院、长期残疾的主要原因。缺血性中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有利于临床实施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完善该类患者二级预防工作,从而预防
1970年代末,美国学术界出现了大量关于记忆的研究,即"记忆潮"(memory boom)。而大约同一时期,公众史学作为历史学的分支开始兴起。两者是否存在某种联系?本文主要探讨在跨学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根据课堂情况、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教学内容的不同,适时地提出经过精心设计、目的明确的情景问题,对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学好数学有很大的作用.本文就高中数
期刊
本论文尝试在迷宫文学谱系中考查艾柯的百科全书叙事观演进,揭示他从20世纪50年代到万维网时代这一叙事思想发展轨迹:他从中世纪文化形式中发现了以清单和引用为主要特征的百
煤炭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但随着新矿区和新井田不断建设和不断开采,矿井资源逐年减少,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工业建设的提升、村镇规模不断扩大,“三下”压煤量逐年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