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恶性血液病与肾虚血瘀相关性研究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z1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贫血性疾病是临床常见的一类疾病,在发展中国家,贫血问题尤为突出。贫血是一种症状,可发生于多种疾病,涉及内、外、妇、儿多个学科,其引起的头晕、乏力、恶心等症状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存质量。贫血性疾病属于祖国医学“虚劳”病证范畴,目前贫血性疾病中医辨证分型欠缺规范化及细化,贫血性疾病常用的辨证体系有脏腑辨证、八纲辨证和气血津液辨证,这些辨证方法在内容上存在着严重的交叉重叠现象,给临床病例讨论、科研方案设计、疗效成果评价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统一及规范贫血性疾病的辨证分型具有必要性。
  目的:
  本课题通过病例回顾性研究,重点分析贫血性疾病的中医辨证分型,从而为规范其证型奠定基础,为进一步构建贫血性疾病脾肾辨证体系和提高临床疗效提供依据。
  方法:
  借助广东省中医院病案室所存管的2005年12月1日至2007年11月30日住院治疗的贫血性疾病病例,对患者一般状况、中医证候、西医诊断、实验室指标等资料搜集,将所出现的中医证型进行拆分,并运用统计软件spss13.0分析。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符合诊断标准的贫血性疾病病例200例。
  第一,200例贫血性疾病病例中医证型的分布:从虚实角度讲:单一证候中虚证类从多到少依次是:肾虚、气虚、脾虚,实证类中从多到少依次是:血瘀、毒蕴、痰浊、湿热。证型简化前后,虚实夹杂类所占比例最高,达70%以上,单纯虚证类占24%以上,单纯实证类所占比例很小,验证了贫血是虚劳类疾病。从脏腑辨证角度:单一证候中从多到少依次是肾虚、脾虚、肺虚、肝血虚、心虚;简化前以肾虚血瘀证所占比例最高,为12%,简化后证型中脾肾亏虚、湿痰瘀毒内蕴证占30%,脾肾亏虚证占12%,充分说明从脾肾辨证是临床辨治虚劳常用的辨证方法。从气血津液辨证角度,单一证候从多到少依次是气虚、阴虚、血虚、阳虚,突出了气虚的重要地位。简化前后证型均多从气血亏虚和气阴两虚角度辨证。从证候组合角度,证候的组合方式共计有66种之多,经归纳简化,两种证候组合出现的频率最高,为39.0%;其次是四种证候组合为31.0%;单证候出现率仅为5.0%。
  第二,从贫血发生的原因可将贫血性疾病分为外周性贫血疾病和骨髓性贫血疾病,200份病例中外周性贫血疾病占104例,骨髓性贫血疾病占96例,并结合其中医证型研究,得出外周性贫血疾病:从脾辨证最多,跟着是肾、肺、肝、心,与脾密切相关;证型以虚实夹杂类和单纯虚证类为主,实证类较少,多见气血亏虚证,脾肾亏虚、湿痰毒瘀内蕴证。骨髓性贫血疾病:从肾辨证最多,跟着依次是脾、肝,无从肺、心辨证,与肾密切相关;证型以虚实夹杂类和单纯虚证类为主,实证类较少,多见脾肾亏虚、湿痰毒瘀内蕴证,肾虚血瘀证,气阴两虚、毒瘀痰内蕴证。
  结论:
  贫血性疾病归属中医“虚劳”范畴,中医辨证规律可概言之:脏腑辨证脾肾为主,气血津液辨证总关乎气血、气阴,外邪致病首举瘀血,外周性贫血从脾辨证多,骨髓性贫血从肾辨证多。证型以虚证类和虚实夹杂类为主,单纯实证极少见,可大致归为6型:气血亏虚证,脾肾亏虚、湿痰毒瘀内蕴证,肾虚血瘀证,气阴两虚、毒瘀痰内蕴证,气血亏虚、毒痰瘀内蕴证,脾肾亏虚证。外周性贫血以第一、二种证型为主,骨髓性贫血以第二、三、四种证型为主。
其他文献
该文采用sol-gel方法的合成和制备,利用氧化还原滴定、x-射线衍射、IR分析、扫描电镜、热重分析、电导率测试以及装配电池进行电化学测试等方法,系统地表征和研究了PEGPANIVXG纳米复合材料,探索了它在锂二次电池正极上应用的可能性.通过溶胶凝胶和嵌入法使有机-无机材料纳米复合,是获取新型多重功能材料的有效途径,该文的工作对于复合材料和功能材料的制备和合成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该文的主要创新工作在
车牌自动识别系统是现代智能交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前景广泛。本文对车牌定位、二值化、字符识别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在车牌定位研究方面,由于光线的原因,传统的车牌定位技术在夜晚的定位率普遍较低,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边缘检测的车牌定位方法。首先对图像进行边缘检测,有效的突出车牌区域特征,然后用水平和垂直定位的方法,去除车前栅栏或车灯等干扰,定位出车牌区域。实验表明
目的:总结虫类药物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用药规律,结合临床应用,探讨四虫片治疗DVT的疗效及机制。  方法:研究一:搜集并筛选1993~2018年公开发表在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的含虫类药物组方治疗DVT的相关文献,提取药物信息,建立数据库,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TCMISS)V2.5”软件进行数据挖掘,探讨虫类药物治疗DVT用药特点。研究二:选取血瘀湿重型DVT患者64例,
学位
目的:  本研究通过观察益肾化瘀方治疗CKD2-4期肾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运用益肾化瘀方含药血清干预HK-2细胞转分化过程中Bcl-2、Bax的阳性表达率变化,观察益肾化瘀方治疗CKD的临床疗效以及对临床症状改善作用,并进一步探究益肾化瘀方干预RIF的作用机制。  方法:  1临床观察研究: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CKD2-4期肾虚血瘀证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按照指
目的:本研究对冰火疗法联合咽三针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价,为中风后吞咽困难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方法:将脑病科2017年03月01日-2019年02月15日期间收住院且符合纳入标准的62例病人纳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分成两组,即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基础治疗,同时对照组给予单纯针刺咽三针(廉泉穴、治呛穴、吞咽穴)治疗;治疗组
学位
目的: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病因尚未完全阐明,且无法治愈。虽然不断有新药研发并应用于临床,但MM最终会对药物产生耐药性而复发,因此有必要寻找更多治疗MM的方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旨在观察七叶神安片(药理成分为三七叶总皂苷)联合硼替佐米为主方案对MM的疗效,从而为药物的优化使用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
目的:探讨健脾化痰颗粒对妊娠期糖尿病(GDM)产后糖代谢的临床疗效,为GDM患者预防和推迟2型糖尿病(T2DM)提供中医药治疗方案。  方法:选取2018年4-8月于河南省中医院分娩的GDM患者,产后6周门诊复诊,如身体质量指数(BMI)满足超重标准(BMI≥24kg/m2),未诊断为糖尿病(DM),且符合中医证候辨证标准者,即纳入临床观察,共72例。将72例GDM产后患者,采用随机表法分为两组:
目的:  通过对褚玉霞教授运用经方治疗妇科病医案整理及闭经用药规律分析,发掘褚师临证运用经方的辨证理论依据及具体用药经验,使我们能够继承和运用褚师的经验。  方法:  基于医案整理和数据挖掘两个部分全面系统总结褚师临床经验。  1.医案整理方面  通过跟师侍诊、研读经典,归纳出褚师常用经方,并搜集、整理褚师运用经方治疗妇科病的医案,再对符合纳入标准的医案进行整理、归纳、分析,最后总结出褚师灵活化裁
学位
目的:观察并评价柴膏止痛方联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对邪壅络阻型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提供防治偏头痛的有效治法及方药,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  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柴膏止痛方联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头痛发作难忍时加服布洛芬缓释胶囊;对照组头痛发作难忍时给予布洛芬缓释胶囊,并常规给与盐酸氟桂利嗪胶囊。4周为1疗程,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患者的头痛发作
学位
目的:本研究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运用朱文峰教授证素辨证理论,着眼于提取胃癌癌前病变(PLGC)患者的证素单元,分析临床上胃癌癌前病变患者不同病理类型—肠上皮化生(IM)、异型增生(DYS)的人群分布特点,以及病位、病性证素的分布规律,为中医临床上辨证用药治疗该病提供理论指导。方法:本研究运用现场问卷调查分析的方法,对2017年3月至2018年7月于辽宁省中医院脾胃科病房住院治疗的118例通过纳排标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