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昆曲是我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从元末明初形成以来,至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在我国现存的300多个剧种中,惟有昆剧能最高度地把戏曲与文学结合起来,因此昆剧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在戏曲领域里的代表剧种。昆曲的记谱法在明、清时代已趋于成熟,其工尺曲谱广泛使用,它保存了昆曲音乐中大量的音乐遗产,近代又出现简谱方式的记谱,为昆曲音乐在当今的传承与发展创造了便利。
本文以昆曲《长生殿》为研究对象,以昆曲发展史的角度,对《纳书曲谱》、《粟庐曲谱》、《振飞曲谱》三本古今乐谱进行比较。全文共分两大部分:一是昆曲及其历代曲谱的发展轨迹;二是《长生殿》在古今曲谱中的演变。通过对昆曲发展史的梳理,从昆曲《长生殿》的记谱、曲牌、宫调等三方面分析,论述了昆曲曲谱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曲谱的记谱格式、音高符号、调名与调高、节拍符号、唱腔的标识以及各宫调、曲牌的选择运用上发生的一系列变化,既有对前曲谱的继承,也有时代背景下的变革。通过对曲谱的分析比较,集中体现了社会历史环境下,昆曲乐谱记录的由简到繁、昆曲表演形式的变迁以及音乐的传承与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