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将通过对宋代的代表性山水画作品进行分析,来阐述宋代山水画中的景再现与境的营造这两个问题,并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来探讨宋代山水画的一些具体问题。补充已有的理论体系,为宋代山水画的研究尽一点力量。本文正文分为五大章,分别是宋代山水画再现风格的形成、再现、亦真亦幻的山水造境、宋代代表性画家重要作品的造境分析和再现与造境的关系。通过分析比较宋代山水画中代表画家的代表作品,进而更为深入的研究宋代山水画中的再现与造境这一问题。纵观整个中国山水画发展史,宋代山水是山水画的黄金时期,超一流的山水画家层出不穷,不同山水画派粉墨登场,宋代是山水画的大繁荣时期。这些山水画大师大都思维创新,学习前人与自身发展相结合,相隔一段时间便出现一种新的画风。从宋代山水画的创作角度上来看,宋代山水画作品还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创作理念上,画家们都是以相对新的观念带动整体画面的调整,对待自然的不同态度决定了画面中不同的山水面貌,整体画面风格上,再现风格贯穿于宋代山水画的不同时期。从创作者自身的角度去试图解释宋代山水画以再现的方式描写景物(“局部再现”)以理想化的方式创造意境的特征。画家们采用了三维与平面两种观察与表现方式营造画面,突出单个物象与整体空间的纵深感都是宋代山水画作品的重要特征。表达方式上,宋代画家通过对原有作品形状、空间、技巧一系列图式上的修正与发展,完成了画家贯穿于整幅作品创作过程的造境行为,即一切手段都是为造境服务。画家通过营造画面中的完美景色来感染观者,进而达到画家的理想化表达,以便达到画家与观者产生心灵交流的目的,这就是“以情造景,借景达境”的创作过程。至此,本文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宋代山水画家通过对于画中局部和整体意象上的再现来展开画家的造境行为,这种再现并没有限制画家情感的表达,而是画家与观者交流的视觉基础,是画家吸引观者无条件参与造境行为的前提和手段,画家通过一系列的造境行为又使得再现本身变得更加具有意义。在二者的共同作用下,作品中出现了完美的自然,观者进入这个虚拟的世界,思绪畅游其间,与画家共同经历了心灵的洗礼。